
喊嗓练声,本来是歌唱演员,戏曲演员的必修课,可在这全民健身的时代,在大大小小的公园里,喊嗓练声也成了一部分人的喜爱。
就歌唱演员和戏曲演员而言,喊嗓练声是要练出一副具有“水、亮、响、膛、宽、净、脆”的嗓音来,不断提高演唱效果,将娓婉动听的声音奉献给广大听众,让观众听了以后觉得耐听、漂亮、解气。如行云流水,如余音绕梁,得到艺术的享受。
喊嗓练声又是一个十分科学,而又特别讲究方法技巧的训练过程。要掌握气息的控制,共鸣腔的改变,将头腔、鼻腔、口腔、咽腔、喉腔、胸腔、腹腔的共鸣充分地调整到最为恰当的程度,发出最为理想的声音来。在那幽静的山林里,在那湖边的树阴下,在公园的僻静处,不时地传来专业演唱人员苦练嗓音的声音。不过有一条,她们的喊嗓练声绝不给游人带来干扰,无人时她们引吭高歌,有人时低低地练习发声。就是练习管乐的演奏员,也在共鸣箱内放上海绵,降低共震的频率,以免影响他人,可以说喊嗓练声也做到了文明,尚德。可在时下,那些热衷于在公园里喊嗓的人,既不懂科学的方法,又不分场合,不管地点的乱喊乱叫,全然不顾公共场所不应该大声喧哗的规定,确已影响到他人,不能让人认同。
对那些热衷于喊嗓的人而言,喊嗓子也并没有想喊得嗓音如何悦耳动听。或许清晨走进公园,空气清新,微风拂面,倍感舒畅,想想一夜在封闭的卧室里的憋闷,想放松一下,突发其想,心血来潮便大吼一声,大有猛虎下山之势,吼声传向四方。但这突然爆发出的声响,却使周围的人,大吃一惊。有的耳膜被震动得轰隆隆一阵,有的心脏也随之颤动不已,有的手捂心窝,有的赶快掩耳逃遁。
在公园那长长的通道上晨练的人们,有的夫妻相拌,有的扶老携幼,青壮年快步如飞,老年人悠悠自在,或跑或走,展现出了一幅太平盛世和谐的动人图画。但不时地却有另类出现。你看他衣着整齐,温文尔雅,可走着走着突然发出了一声怪叫:“啊……”、“呵……”,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在公园的一个宽阔的广场,晨练的人们正在凝神操练。有的在深深地呼吸,有的手起手落挥着器械,有的舒缓地练习太极拳术,有的伸展着四肢,有的踢踺子,有的打羽毛球,一片宁静与安乐。这时一位老者走来,雪白的衬衫,外罩绸质马甲,一副文质彬彬的气度,人们投来的目光是尊重与敬佩。可就在这样一个温馨而静谥的环境下,老先生却开始了喊嗓。只见老先生一边走着,一边发出“啊……呜……”沉闷而低沉的声音,那颗精明闪亮的头颅还一边摇晃着,从每一个人的身边走过时,那低沉而发闷的声音,让人心烦意乱。而这位老先生却如入无人之境,不厌其烦地将他那让人难以忍受的燥音传到每一个人的耳畔,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呀!人们嫌弃而厌恶的目光投过去,老先生全然不知不觉,悠然自得地走来走去。
就喊嗓的生理功能而论,喊嗓应该静下心来,气沉丹田,舒缓地练练发声,喊喊嗓子,对于调整气息,对于肺获量的锻炼,对于身心的休养倒也不无好处。但人们正安静地进行着晨练,你却突然大吼一声,或像那位老者,一边喊嗓,还要走到每一个人的身边。这样喊嗓,对自己身心毫无益处,对他人却形成了伤害。人常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人们都在安静地锻炼身体,你却不管不顾地大声喊叫,人们对你虽然无可奈何,可有的白眼,有的赌咒,有的犹如见了洪水猛兽,唯恐躲避不及,难道说你就没有一点感知了吗?
难怪有些城市的公园里要向游人明确告示:“在公园,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大声演奏各种乐器。”可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公众不能接受的。人们在公园就必须遵守公园的规定;在公共场所,就应该自觉恪守道德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