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罗贯中传奇(第二十八回) 作者:啜希忱编撰 时间:2012-08-19 次数:28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啜希忱编撰
  
  罗贯中一家归故里
  罗贯中隐居山林野村著书立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罗贯中与秀芝生了个儿子,因已有继子罗定在先,所以取名罗宁,寓意一生平安康宁。他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初稿已基本完成,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完成七十回后,因年老体弱,日夜操劳,身体也日渐衰落。罗贯中与秀芝精心侍奉。一天施耐庵把罗贯中夫妻叫到床前,吃力地对罗贯中说:“贯中啊,你我缘分已尽。我走之后,有件事相托,《水浒传》我已写完七十回,下面如何再写,我已有个意向和提纲,有些情节你我平时也曾商讨,你无论如何也要把它续写完成,要想方设法把它刻印成书,以警世人。”说到此,施耐庵缓了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这……是我唯一的……心愿……”罗贯中连忙跪在恩师面前说:“请恩师放心,贯中一定完成恩师的心愿。”当夜四更时分,一代伟大的小说家施耐庵遗憾地与世长辞,罗贯中与秀芝、宁儿披麻戴孝在灵前跪守,将恩师安葬于山中,与师母申氏合葬一起。罗贯中为恩师守孝一年以后,仍沉浸在忧郁苦闷之中。秀芝对他说:“人死不能复生,不必过于悲伤。只要能完成恩师临终遗愿,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有知,也就安心了。”罗贯中沉默了一会儿,对秀芝说:“这几天我非常思念家乡亲人,二十余年没见他们了,想回去看看父亲和兄弟们,不知你意下如何?”秀芝回答:“这是人之常情的事。你常年在外,不能对父母尽孝道,是迫不得已的事。回去看望一下家乡父老和兄弟姐妹,是件好事,我怎么能不同意?再说,我们迟早还是要回去的,叶落归根这是根本呀,只是……”秀芝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心事。罗贯中当天晚上开始收拾行装,把老师和自己写的书稿都带在身旁,又带了一路所需的东西,雇了一辆小马车,第二天,全家人踏上了回山西老家的行程。
  一路上,秀丽的山色风光也难引起罗贯中夫妻的兴致,只有儿子罗宁一路又说又唱,兴致很高。秀芝在想:罗家在清源是大户人家,礼教甚严。我一个沿街说评书、唱小曲的艺人,罗家长辈能否接受我这个儿媳妇呢?想到此,心中又增添一层惆怅。罗贯中一路上也在想:想我从小志向高远,本欲苦读诗书,能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不料官场黑暗,屡受恶人欺凌,反而给家中惹是生非,只好奔走他乡。好在江南有幸遇到恩师施耐庵,共投吴王张士诚。原本想干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不想张士诚并非明主,只好潜心著书立说,警世劝人,成了我们师生的生平之愿。不料恩师弃我先去,临终留下遗愿,我一定不辜负恩师心愿,让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也能安生……
  经过半月的行程,一家人前往解州关公庙去祭拜,保佑他们全家一路顺风,事事如愿。又过了几天,他们终于到达了清源地界,马车快进县城时,罗贯中向车夫付了车资,一家人步行朝罗家街走去。(28)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