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立秋”,天气似乎有了一丝丝凉意。然而,“秋老虎”可不能小觑,尤其是夏秋交接之时,天气看上去好像秋高气爽,实则依然高温不迭。经过炎炎夏日,天气迅速由湿热转为干燥,人体也到了“夏秋之交”的分水岭,过渡时期的养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报记者向县内的几家医院和诊所的医生“取经”,带来一些养生保健的小知识和实用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生手记
梁家栋
每天深呼吸健康必有益
美国一位著名医生呼吁,成年人每天必须学习婴儿的呼吸法。呼吸时深又缓,腹部随呼吸起伏。
具体方法:
深长吸气时,腹部随着收缩,在呼气时,腹部随着放松,并鼓击。每天坚持15分钟,可以分早、中、晚三次,每次5分钟。小腹的鼓荡能带动腹腔和胸腔运动,这是中国气功中的“腹式呼吸法”,也叫丹田呼吸法。当前,这种运动方法美国人很重视,并在美国全国推而广之。
苹果加热吃疗效特别好
将苹果洗净去蒂,切成四块,放在托皿上送进微波炉中加热5分钟,取出就可食用。加热可使苹果中的果胶分子量变小,而活性比生苹果增加9倍,果胶有抑制胆固醇与中性脂肪的作用,抑制血糖值上升,故能降低胆固醇,治疗便秘、浮肿,消除皱纹。每天吃一个,有利健康,请您不妨试一试。
小米粥增进食欲
我国北方大量出产小米,而且有些地方的小米质量非常优秀。如我省的沁州黄小米、武乡小米全国著名。虽说小米属于粗粮,但它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纤维素、胡罗卜素、铁、锌等。经常食用能刺激食欲和肠蠕动。
小米的食用方法和花样繁多。小米与富含维生素C和铁的红枣同时食用,可谓是最好的补品。
小动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张闭嘴:最大限度地将嘴巴张开,同时深吸一口气,闭口时将气呼出。如此一张一闭,连续做30次,通过面部的神经反复对大脑进行刺激,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病的发生。
咬牙切齿:把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用力一张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时互不离开,反复数十次,可以使头部、颈部的血管和肌肉,头部和面部都有序地处于一收一舒的动态中,加速脑血管血液循环,使趋于硬化的脑血管逐渐回复弹性,让大脑组织和血液、氧气供应充足,这样可预防脑晕的发生,防止“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及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摇头晃脑:平坐,放松颈部肌肉,不停地上下点头3分钟,然后再左右旋转脖颈3分钟,每天2至3次,可增强头部血管的抗压力,减少胆固醇沉积于颈动脉的机会,有利于预防中风、高血压和颈椎病。
儿童冷暖需管牢
医院的陈医生向我们介绍,眼下虽然过了立秋,但秋夏交替日夜温差大,一不留神,感冒、发烧等疾病就会招惹上身,尤其是小孩更易感染。感冒、发烧、腹泻,还有一些呼吸道感染导致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肠胃炎症和高热惊厥,在秋夏频频成为儿童健康的“座上客”!
陈医生讲起可能引发病症的原因,大多是天气炎热时,孩子们喜欢久处空调室,时间一长,容易导致机体失调,抵抗力下降。还有就是立秋后日夜温差明显,一冷一热最容易着凉感冒。另外,马上面临开学,到校后的交叉感染也不容忽视。孩子抵抗力弱,开学后一旦周遭有小朋友感冒等,同处一室上课,或和小朋友玩耍时密切接触就很容易被交叉感染,一人感冒,全班遭殃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健康的“拦路虎”,轻松迎接新学期,陈医生指出,增强抵抗力是关键。
一是早睡早起:秋三月,天气干燥,冷热变化较大,也是旧病易复发,容易患感冒之季节,故应早睡早起,收神“蓄阴”。
二是适当“秋冻”: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儿童的机体冻一冻,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因为微寒的刺激可以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增加血流量,增加皮肤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是要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尤其要重视耐寒锻炼,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但要注意户外活动后,一定要及时擦干汗水,穿衣保暖,以防感冒。
老年人需警惕突发高血压
夏秋更迭,脑出血病人增加。诊所的王医师说,夏秋更迭之际也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目前正处在夏秋交替的时节,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增大,一冷一热,很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大。中老年人要提前注意做好保健。
她还提醒中老年朋友,过低的室温会使患者血管急剧收缩,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脑栓塞、脑梗塞;高血压患者也不宜多吃冷饮,否则会使血压急剧升高,易发生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如不要吃过多的冷饮料,不要用冷水洗澡、洗脚;夏天时很多人喜欢开空调睡觉,但立秋以后的睡眠,要特别避免受凉气侵袭,晚上睡觉温度低时,要注意保暖。
夏秋过渡特别提示:
勤换内衣,注意清洁。内衣一定要单独洗,防止交叉感染。还应多喝水,均衡饮食;多吃些鱼类、肉类、蛋类、豆类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食用含铁多的食物,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平时可多煲汤补养身体。
家里最好备一些成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可以及时解除生病带来的痛苦和麻烦。
散步时揉揉肚子
在散步时揉揉肚子,不仅可以帮助消化,健肠胃,还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揉肚时先用右手,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次15—20分钟,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按摩要持之以恒,每天2—3次。
散步揉肚子时,宜在温度适宜的户外,场地在花园、公园、小区楼下均可,最好在平地上。散步时步伐要慢,频率尽量固定,放松心情。揉肚时力度要适中,尽量穿着棉质无扣上衣,以免纽扣阻碍按摩和产生静电。
夏秋之际合理搭配饮食
在夏秋交替这个季节,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应该平补,由于天气干燥,可以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蜂蜜、梨水加冰糖等。要注意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老人由于脾胃功能下降,所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少食多餐,这样才不至于让胃肠负担太重。
此外,补钙也是关键。人体中的钙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慢慢流失,中年人夏秋季节补钙尤为重要。
补钙的方法众多。最普通的方法就是喝牛奶,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钙,而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是切忌不要空腹喝。有研究证明,钙在酸性环境下易吸收,所以补钙可以同时喝一些橙汁,而且睡前补钙效果要更好一些。一些钙片中加入了镁,这是因为镁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同时镁还具有稳定神经的作用,所以睡前服用可以令睡眠质量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