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继源
一天去立案庭办事,见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汉因为立案和立案庭的同志们大吵大闹。尽管段、王两位庭长耐心解释、说明事理,可老汉就是扳住牛头不认账,说来说去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我凑上去听了一会儿,事情的大概脉络也清楚了。原来老汉的侄儿车祸住院,弟弟、弟媳在医院陪侍,肇事车主赔偿不到位,经人指点,老汉代替弟弟、弟媳到法院打官司,以求能够尽快获得赔偿,以解燃眉之急。可这老汉是个犟牛脾气,不懂得还不虚心,一口一个人民法院就是给俺人民做主办事,要不然共产党花上钱白养活你们有啥用。说的吧也不能说是没理,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办什么事都是有一套程序和规矩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何况立案庭的几位同志深知自己处在法院联系人民的前沿阵地,深知窗口形象的重要性,从来都是和蔼可亲、不厌其烦,细致认真的态度是有目共睹的。
见我在一旁发问,段庭长便给老汉介绍“大爷,你不要着急,这位老张是基层法律工作者,咱县里有名的‘土律师’,你问一问他就清楚了。”见段庭长引见,咱也就当仁不让地想和老汉谈谈,给老汉做做解释。谁知老汉根本不买我的帐,说“我看你们都是一伙的,不为老百姓办事吃干饭的,看你也扯淡!”一听这话,我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觉得自己脖子上筋也爆起来的,平白无故这时受的啥气?挨的啥骂?实在是没有半点道理。当一个人自以为是地想帮助别人的时候,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被拒绝的滋味肯定不好受,甚而有一种悻悻然的羞愧,那种感觉大概就是“公公背上儿媳跑,出力不讨好”的意思吧。
好没意思地从立案庭挨了一顿骂,来到我的办公地点——清徐县老年人维权中心,在办公室里烦躁地抽了一根又一根烟。正当胡思乱想之际,电话响了,是法院的左院长打来的,“老张,有个老年人需要法律咨询帮助,我介绍过去找你啦。”“行!”放下电话,我去门口迎接,不大一会儿,无巧不成书的事情发生了。读者朋友也都能猜出来者是谁了,那老汉打了个愣怔,继而也认出了我,很不好意思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活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我请老汉坐下,详细地给老汉讲述了监护人的概念及立案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过了一天,又帮助老汉的弟弟写诉状、交诉讼费,办理相关立案手续就不细说了。
话不要说尽,事不要做绝,凡事都要留有一定的进退余地,这是有道德修养的中国公民应该随时注意的问题,更是需要调解工作者特别注意的问题。宠辱不惊、不怒,能够化解多少矛盾于无形呀!
■老张调解手记之二十二
有心帮忙不买账 无端挨了一顿骂
作者: 时间:2012-08-19 次数:202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