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为民保健康 ——韩武村老军医赵三卯侧记 作者:本报通讯员 冯永广 时间:2020-07-27 次数:46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赵三卯是清徐县孟封镇韩武村一个从军队医院复转返乡的牙科医生,从事医疗事业已近40年了。他的祖辈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父亲是村里的木匠,祖祖辈辈没有一个从医的,那么他是怎样走上从医之路的呢?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979年高中尚未毕业,还在读书求学时的赵三卯就抱着一颗保家卫国的红心,积极报名参军,经体检政审全部合格,但因年龄小,其兄还在部队服役,所以未能批准。次年征兵时他再次报名,当时村里七八个应征青年中有冯建华、赵万中、赵三卯、赵万平共四人体检、政审均为合格,但武装部给的名额只有两个,该叫谁走?当时村里定的兵是冯建华和赵万中,而赵三卯被落选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赵三卯除跟大队协商沟通外,便直接找到公社武装部,再次表达自己坚决要求入伍的决心,以及去年征兵时武装部长乔云祥,副部长李炳旺都有过口头承诺,说下年度征兵时如果体检、政审都合格,准轮你参军。在赵三卯的积极努力下,公社武装部决定,给韩武村增加一个名额,并把他坚决要求入伍的事迹在县广播电台作了播放,号召全县适龄青年向他学习。1980年12月8日,赵三卯接到了入伍通知书,实现了他梦寐已求的夙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入伍后,赵三卯被分配到湖南省长沙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新兵连三班,在新兵训练期间,他以射击优秀、内务优秀、政治思想优秀的“三优”成绩,荣获新兵优秀战士称号。新兵训练结束后,他下到连队,被分配到警卫连,这时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的标准和形象要求自己,对照检查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参加连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受到连部表扬。
  次年连部要选拔部分优秀骨干战士充实新兵基层领导,赵三卯被选派到国防科大81届新兵连九班任班长。新兵训练结束后,被任命为连部卫生员、并保送到国防科大医院参加为期两年的进修学习,结业后留医院口腔科工作。
  光阴荏苒,转瞬五年的军旅生活过去了,俗话说,“铁打的军营,流动的兵”,1985年由于部队精减编制,赵三卯积极响应号召,复员退伍了,退伍后他退伍不退色,继续保持军队的军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利用在部队医院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口腔医学知识,以及退伍时医院给带的简单医疗设备和部分原材料开设了牙科诊所,同年年底通过考试领取了行医许可证,为广大患者服务。
  1986年村民李长青常年头疼多方治疗未能痊愈,听说赵三卯是从军队医院退伍回来的医生,便找他询问并治疗。听了患者的主诉,赵三卯仔细考虑后二话没说,就给了一套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案,并决定每天晚上亲自上门针灸,一开始效果不明显,后来经过主穴和配穴的调配轮换,一个疗程后,奇迹出现了,后来又经过两个疗程的巩固,共20多天的治疗居然针到病除,病痛痊愈,而且分文不取,使李长青深受感动。
  人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有的患者牙疼时不能吃饭,不能睡觉,为了解除患者痛苦,赵三卯做到了随叫随到,及时出诊,不管何时何地,不管什么状态,只要来的患者都能使他们怀着痛苦而来,带着笑容而去。而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拔个牙、治个疼,基本不收费。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还要减免费用或只收取成本费,且不论本村外村做到了一视同仁。
  韩武地处清徐、文水、祁县三县交界处,这里距县城或口腔医院都比较远,对于就医的老年人来说,修补牙有一定困难。为了方便群众,赵三卯都是上门服务,本县、外县十里八村都知名,只要打个电话他就马上出诊,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文水县杨乐堡村武淑贞老人80多岁了,行动不便,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口腔内大部牙齿都已脱落,咀嚼困难,为了给老人修牙,补牙,直到做满口假牙,赵三卯都是亲自上门服务,而且一切费用全免,从来没有让老人花过一分钱,老人高兴得逢人便说赵大夫是我的家庭医生。
  祁县苗家堡村苗永康70多岁了,牙疼难忍,就诊前车上带着一壶凉水,嘴里噙着一口凉水,一会儿一换水,利用冷刺激减缓疼痛,就诊时又叫又跳,赵三卯见状立即施治,迅速处理,患者立马好转,不再疼痛。苗永康高兴地说赵大夫真是神医,当得知苗老是个贫困户时,赵三卯又是分文不取,使苗老非常感动。
  多少年来,赵三卯就是这样济贫扶弱为人民群众服务,殚精竭力为患者解除病痛,为他人健康与幸福做出了自己无私的奉献。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