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待到五月杏儿熟,大麦小麦又扬花;九九那个重阳你再来,黄澄澄的谷穗,好像是狼尾巴……”这首《汾河流水哗啦啦》是老电影《汾水长流》的主题歌。它以其优美的曲调,朗朗上口的歌词,从1963年唱到如今,已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仍长盛不衰,常唱常新。我是一个生长在汾河岸边,从小听着唱着这首歌上学读书,参加工作,现已退休在家的花甲老人。每当听到这脍炙人口的民歌,便会有一股亲切的暖流,好似汾河水淌过心田。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北1公里的楼子山下。汾河全长716公里,在河津市汇入黄河,流经山西19个县市,流域面积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它养育了40%的三晋人民,同时也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三晋文明,是山西人心目中慈爱而博大的母亲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汾河的河川中流淌着三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今天我们游览的汾河源头,就是这灿烂文明的源头活水了。正因为如此,古人才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薄一溪灌注千里,三晋第一胜境也。”汾河源头是如此的神圣伟大,早在《诗经》、《淮南子》、《山海经》这些古老典籍中,就有了对它的记载。而北魏郦道元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更是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汾水之源“杂树交阴,云垂烟接……水流潭涨,波襄转泛”的美丽风光。
在宁武,为了探访汾河源头,我们特意住到东寨镇的农家旅馆,这里离汾河源头仅1公里。这天天气晴好,用过早餐后,我们一家5人自驾车很快便来到景区门口。年轻人买了门票,我与老伴均已超过60岁免费。因我们来得早,工作人员刚上班,游人还不多。只见景区广场平整洁净,碑石庄严肃穆,园林精致秀美,寺庙金碧辉煌。还有那平静的湖塘,弯曲的石径,青翠的松柏,好一座楼台掩映、山明水净的园林景区!
广场的正中央是一通坐落在汉白玉重台之上的高大标志碑,碑高3.8米,碑周勾栏回绕,碑阶四面通达。碑的正面题刻着:1995 年10 月,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胡富国在宁武汾河源头视察时,看到治理后的汾源胜景,欣然题写得“汾河源头”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凡是来这里参观的人,都要与大石碑合影留念。
站在标志碑前向北看,但见楼子山上108个石阶,直通霄汉。雷鸣佛刹金碧辉煌,魁星高阁挺立山巅,重建后的汾源胜境,果然气象不凡。雷鸣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曾是晋西北著名的古刹。据说,以前汾河之水流量很大,从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河水直下太原,号称“万木下汾河”。该寺即因汾水从石崖下龙口喷出时,声如雷鸣而得名。清同治十年(1872年)进行了修葺,盛时住僧300余人的寺院群落,可惜在“文革”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拆除。现在的雷鸣寺建于1997年,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该寺坐落在楼子山之阳,背山面水,我们登了108个石阶步入山门。中轴线有木牌坊,上写“雷鸣业厦”,东西各有钟鼓二楼陪衬。主体建筑为真武殿,东为地藏殿,西为佛殿。还有圣母庙、飞落殿、魁星阁、碑亭等。雷鸣寺建筑规模宏大巍峨,殿堂鳞次栉比,朱檐金顶,雕梁画栋,四周古柏掩映。
汾源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九龙坝横跨碧波之上,坝体上九个龙头喷珠泻翠,六尾鲤鱼含银漱玉,暗合了汾河源头“九龙会饮”的绝佳风水。坝南坝北截出了北高南低两处湖塘,因形似鲤鱼而得名鱼湖。湖坝上有一个较大的汉白玉龙口,这就是千里汾河的出水口。汾河从这里开始“薄一溪灌注千里”,养育了五千年的三晋文明和两千万山西人民。
汾源阁背靠楼子山,俯临汾河川,高15米,上下3层。我们去时,刚刚彩绘过,在阳光的照射下,耀眼夺目。阁的一层是水母殿,正面供奉的是水月观音。它的后面有一水母洞,洞中端坐着汉白玉雕刻的水母娘娘。“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水母前面有口小水井,就是千里汾河的正源——号称“三晋第一泉”的灵沼泉,是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泉井之上有专为游客饮水准备的辘轳,我们用小木桶打水喝。泉水没有一点污染,甘绵清醇,沁人心脾。该泉水经殿底流入殿外一座边长为5米的方形水塘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大概是三晋大地上最清澈透明的一泓泉水了,静得就像一面明镜,清得连条鱼都没有。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有诗赞道:“管涔汾源大车轮,平泉八丈琉璃盆。”这个小小的池塘接纳了从水母洞中流出来的汾源泉水,不涨不溢、冬暖夏凉。沼中之水清心肺、驱邪毒、治百病,被当地老乡称为“汾源灵沼”,是宁武县古八景之一。泉水再经清澈见底的水塘后,由汉白玉龙口喷出,滚滚滔滔,声若雷鸣,泻入鱼湖。再从鱼湖九龙坝的9个龙口、6个鱼口溢出,汇成黄河在山西境内的最大支流——汾河正源。
建国70年来,各级水利部门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需求,对母亲河进行了持续治理和综合开发。尤其是地处汾河源头的宁武县,在近30 年间动员沿河人民群众治理保护母亲河,先后投入巨资开展汾河治理工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2年,汾河源头被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作为山西省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汾河源头的建设还将进一步深化、美化、亮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山明水净的汾河源头,将会矗立在三晋文明的源头;有理由相信“哗啦啦”的汾河水,还会更加欢快的流过我们的小村旁;有理由相信再造一个地肥水美、山川秀丽的三晋大地,并不是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