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我们踏上大道,
道路弯弯画着大问号?
你是去旅行?
还是去赴约?
道路敞开着怀抱,
我们就此出发!
2020年6月13日、14日我们再一次出行了,这一次还是自驾游,第一目的地为右玉。第二站,第三站去哪里并没有确定,我们要来一次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旅行,潇洒走一回。
一天600元雇佣一辆中巴车,买了保险,准备了西红柿、黄瓜、饮用水,烧饼。13日清晨6时,16人满怀信心地踏上征程。
人生其实也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预定目标,没有固定职业,没有天生的爱人,没有永远的朋友,一切都是见机行事的即兴之作。一颗激情的心,时刻准备着,在什么路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地里种什么庄稼,一切生命的精彩都在即兴发挥中放光耀眼,外出旅游又何尝不是呢?
一、塞上明珠右玉
车出雁门关,大巴车一路过去,都是蓝蓝的天,低低的云,绿色的丘陵,大大的风车,不同于南方的水乡景色温柔而婉约,放眼望去山川原野空旷大气,令人荡气回肠。
右玉,位于山西晋西北边陲,四周环山,南高北低,苍头河纵贯南北,为黄土高原与内蒙古接壤的塞外之地,地处毛素乌沙漠边缘,向来是个大风口。解放初林木覆盖率0.3%不到,是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1949年6月23日,山西省委派来了第一任县委书记。11月23日,第一任县委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县干部群众动员大会,发出了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的号召,这第一声口令发出至今已有70多个年头。多年来,右玉人民坚持不懈,在历任18位县委书记的带领下,硬是把一块游沙遍地的荒凉之地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创造了黄土高原上的生态奇迹,如今的右玉全县拥有林木面积超过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成为最佳宜居生态县。
车近右玉,我们明显感觉到道路两旁的林木越来越多,远处的山坡上绿荫如潮。公路两旁的浮雕上再现了右玉种树的历史画面,栩栩如生。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今日见到了真实的右玉,一车同行者不由得议论纷纷。
段明义:“看来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演的全是真的,我被电视剧感动了很久,一心想来右玉看一看,今日到此,果然名不虚传。”
张贵喜:“原来右玉的年均风速达每秒3米以上,春秋季最大风力有9级,6级以上大风日数每年57天。右玉也属于贫水区,地表资源水只有5524.4万立方米。过去是一年大风刮两次,一次能刮6个月。自从绿化造林后,右玉的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看来生态环境是可以因人为因素改变的。”
王继业:“右玉的海拔为1400多米,比咱们清徐的海拔高779米,这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右玉的县城人口为2万,咱们清徐的县城人口为7万,想不到这样一个小县城也能创造历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薛建强:“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京能,国电等大型企业来右玉投资,全境形成了煤电循环经济,清洁能源,材料化工,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加工,小杂粮产业,沙棘产业,中药产业。右玉依托丰富的风能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目前全县装机达100万千瓦,成为山西省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杜智平:“2019年5月份,右玉入选中国最美县城榜单,目前右玉的这种‘碧血黄沙,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已成为一种精神,令人敬佩,全国效仿。”
有意义的旅行除了看风景之外,还能触发内心的感受,使思想认识在旅行中得到升华,这些都是其他著名的景点所不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口号人人都会喊,只有到了右玉,人们才能感觉到它内在的震撼。
中午在右玉县城吃饭,两桌饭极为丰盛,17个人吃的沟满壕平,雁北风味的饭菜尤其让人们津津乐道,最后一算帐才花了350元钱,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右玉既能满足人们的胃,更能拴住人们的心。
游过南山森林公园以后,我们在中午时分来到了著名的杀虎口。杀虎口古道是一条由山西通往内蒙古,通往西域的陆路关口要道。“走西口,”就是一部辛酸的民族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用血汗开创的一条晋商发迹的辉煌大道,它打通了中原腹地与内蒙古草原的经济通道,带动了落后的西北部地区农耕之化的繁荣发展。
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险峻,地理位置特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1925年,冯玉祥率领国民军进驻“杀胡口”,为了缓解民族矛盾,促进与塞外贸易,正式改名为“杀虎口”。
漫步西口古道,我们看到的是由墨青斑驳的方砖铺砌而成,已被千年沧桑岁月打磨的光滑幽暗的道路和城垣,其上面布满了凹凸不平的车辙印,马蹄印、脚步印。时间的烙印清晰而深刻地,无言地诉述着岁月的艰辛,繁华与过往。沙尘迷漫了时间与历史,岁月消失了色彩与容颜。
杀虎口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变迁,为后人留下了叹为观止的遗迹,让后人怀想凭吊。
古老的杀虎口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虽然年老体弱,都仍然巍峨雄壮地站立着;亦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文化长河,站立在古道边遥望千年历史的背影。那一首如诉如泣的《走西口》字字带泪,纠心纠肺,承载着悲欢离合,也喧染着激情,一冲霄汉。“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泪长流。”站在杀虎口的城墙上,杨永兰哼起了这首酸曲曲,声泪俱下,好不凄凉。
李改忠调侃到:“时过境迁,如今的杀虎口上早已不唱《走西口》了,而是改唱《甜蜜蜜》了,你看咱们相跟的这一对对夫妻们游玩的多高兴,照片照的多亲近。”
在杀虎口的城垛上,段明义、吕素琴夫妇,张贵喜、王华秀夫妇,王继业、牛志兰夫妇,薛建强、李月仙夫妇,张保大、荆桂英夫妇都留下了喜气洋洋,甜蜜相拥的照片,这也寓意着那个妻离子散,亲人相别的年月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幸福美满,白头偕老,天伦之乐,荣华富贵。
习习凉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右玉的自然风光着实让人大饱眼福,右玉的精神风貌更是鼓舞人心,人们把美好的风景记在心中,更会把这种民族的正气传承下去,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二、美丽的鄂尔多斯
下午三点多钟,从杀虎口景区出来,下一站去哪里呢?大伙儿让司机万刚用手机给搜索一下附近的有名景点,万刚回应到,内蒙的鄂尔多斯距此三百二十公里,可以去一游。
段明义首先跳起来反对:“人们都说鄂尔多斯是鬼城,煤老板们把资源掏空后,盖了许多楼房,又卖不出去,那里无比凄残,不去不去。”
张贵喜、薛建强劝道:“又不是让你去买房投资,咱们只是去看一看,即使是一座鬼城,咱们也看看究竟悲凉到了什么程度。”
耗时3个多小时,中巴车开进鄂尔多斯。
我们的汽车一驶进鄂尔多斯城区,一车人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
每一条街道都宽150米以上,宽宽的绿化带,花团锦簇,各种优美的园艺造型巧夺天工,各色艳丽的花儿争奇斗艳。瀑布在街头飘悬,绿树浓密,郁郁葱葱。单行4车道,宽广快捷,整洁干净,一尘不染。
这里有着浓的化不开的绿,沁人心脾的凉,一个个童话般的花坛掩映其中。十步一景,百步一坛,诗意美好。虽然我们的汽车急匆匆穿城而过,但是就这一眸,就美的让人心动,令人震惊,永生难忘。我们除了惊艳之外,更感觉到的是心灵的升华,这纯粹就是一个洗心涤骨的地方。街头瀑布如练,将清凉飞溅;亭台楼阁、金碧飞檐,将古色古香渲染;松柏银杏偃卧盘曲,梦出斜逸,将浓情释放。
我有个妹妹在张家港,我去过一次。私下里认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鄂尔多斯排第一,张家港第二,珠海排名第三。
2009年,一句“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从此这个塞外之城声名远扬。
而现在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已不止是羊毛衫,“羊煤土气”这些拳头产品,真正让鄂尔多斯做到了扬眉吐气。
地广人稀、民风淳朴、生活节奏慢、乡情盛景构成了鄂尔多斯别样的风韵。这里适宜养老、适宜休闲、适宜度假,是一座希望之城,幸福之城。
晚上我们品尝了本地特色美食,第二天清晨又领略了街景,看到了许多举止有素的行人,对鄂尔多斯美好的印象就更深了。
三、拜谒成吉思汗陵
6月14日早晨7时,汽车从鄂尔多斯出发,行驶30多分钟,便来到成吉思汗陵。
成陵大气磅礴。陵园占地达5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蒙古包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整个陵园建筑造型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极富浓厚的蒙古民族艺术风格。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8.25日)出生在漠北草原,蒙古帝国可汗。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对外发动战争,多达60余场。征服西达中亚、东欧黑海地区。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时,在六盘山下清水县病逝。享年66岁。
由于元朝皇家实行密葬制度,帝王陵墓不立标志,不公开,不记录在案。至今找不到成吉思汗陵真正的所在处。700多年过去了,这也成了千古之谜。
我们一行人在大门前拍照留念,抒怀感叹,兴致勃勃。
杜智平首先提出了疑问:“这里既然不是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墓,那为什么还要在此地建陵墓呢?这不是造假哄人吗?”
薛建强回应到:“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路过鄂尔多斯,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被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所陶醉,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被他制止了,并对左右嘱咐道:‘我死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去逝后,运送其灵柩的灵车行至鄂尔多斯时,车轮陷入沼泽地,套上许多牛马都拽不出来,护送灵车的将领想起了成吉思汗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将其“毡包、衫子和一只袜子”安放在这里,进行供奉”。
大伙儿听后,又是一番议论纷纷。
进入景区,蔚为壮观的一幕映入眼帘,低矮的梯形阶梯上伫立着一根巨大的圆柱,柱上刻有“成吉思汗”四个大字。只见成吉思汗的塑像耸入天际,他手持长矛,骑一匹壮马,后蹄踏柱,前蹄腾空,一副胜利凯旋,腾云驾雾,气概长空之势。
后面是“铁马金帐”群雕。有数不清的钢铁铸成的千军万马在这里列阵,威风凛凛、虎虎生气,再现了当年金戈铁马的态势。这些豪华的陈设,即古朴又雄宏,让我们嗅出了马背民族所散发出来的特有气息。
这里还有诸多站立的铁人造型,有的在赶骆驼,有的在放牧,一个个身材高大,惟妙惟肖。盯着他们呆滞的目光,我们真想读懂他们的内心。
走出景区时,我们不由自主地一次次回头观看,看到成吉思汗高大的雕像顶天立地、渐远渐消。
段明义念起了毛主席《沁园春·雪》的诗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一起应和着,看今朝,看今朝……
四、边塞天堂红碱淖
从成陵景区出来,万刚司机搜索到,105公里之外有一著名风景区叫红碱淖,地属陕西神木。大伙一致决定,立即赶赴。
上午十点多钟,我们来到了神木红碱淖。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境内,与毛素乌沙漠,鄂尔多斯交汇处,海拔1100米,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淖上水光粼粼、烟波浩淼、水草丰盛、环境宜人、景色壮观。融草风光与江南泽国景象于一体,被游客称誉为“中国北方的天涯海角”,“边塞天堂”。
红碱淖被称作“昭君泪”。据说当年王昭君远嫁匈奴时,走到尔林免草原,即将告别中原,下马回望,想到从此乡关万里,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回还,顿时千般感慨、万般惆怅,汹涌心间。这一驻足便流下了长长的眼泪,化作一汪红碱淖。王母娘娘为此感动,便派七仙女下凡,仙女们各持彩带,从七个地方向其走去,于是就有了现在七条河同时流入红碱淖场景。
红碱淖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收门票,凭身份证可直接进入。
景区里,沙滩上,红的花,绿的树,蓝的天与浩瀚的水相连接,彻地连天,天衣无缝。丰腴的遗鸥在悠闲自得地嬉戏,一点儿也不惧怕行人。游人们一拨又一拨在沙滩上拍照、玩耍、骑马、嬉水,构成了一幅画卷天成的水彩画。让大自然的神笔勾勒的活灵活现,浪漫得分不清是虚是实。
天空净白,湖水湛蓝,大漠金黄,草原辽阔,牛羊成群,百鸟翔集,这些因素紧紧地凑在一起,就合成了红碱淖独特的自然风光。由不得你三心二意,由不得你心无旁骛,由不得你行动迟缓,只能是一见倾心,迫不及待,永生难忘。
乔全秀、杨永兰、荆桂英、李月仙站在王昭君高大的雕塑前,摆首弄姿,忙着照相。她们很自信,当代的女子雍容华贵、形象丰满,咋就比不上昔日的王昭君美丽?
吕素琴、王华秀、牛志兰围着一个月亮造型释放浓情,左一张,右一张,恨不能与月亮一起升上天空,做一回绝美高傲的嫦娥。
张保大、李改忠、孟丁发另有喜欢,他们围着一架退役的歼8战斗机,从容不迫地坐进驾驶舱,仿佛是真的当了一回至高至上的飞行员。
张贵喜、段明义、薛建强、杜智平等十几个人干脆骑上了骏马,畅游在沙漠草滩上,这些当年的坦克兵,如今又当上了骑兵。
喊声、笑声散布在山水间,开心、畅快挥洒在一瞬间,这也构成了人世间最欢乐最祥和的场面。旅行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有了不同的体验,也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生活中平凡而真正的美。
生活的品质,就是创造难忘的时刻。不期待结果,才能好好享受过程;不期待结果,哭笑才不打折。
我们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在红碱淖我们一点也不显老,不显的笨,尽情地玩,开心地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身份,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肉体凡胎的人,迷迷糊糊地作了一回逍遥快乐的神仙。
是的,神仙就应该活在天堂里,活在红碱淖。
在每个人短暂的一生中,总有那么几个地方,偶然遇见便过目不忘,那里的水,那里的天,那里的一切……
五、神木遇故知
依依不舍地走出红碱淖景区,是上午11点多钟,汽车行驶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神木县。
在神木,遇到了故旧张文举。我们都是山西原平文治村人,小时候在一起长大。张文举现在是神木县赫赫有名的风水大师。俗话说人生有四大美好:“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我俩相见,正印证了这句话。30多年未见面了,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仙风道骨的老神仙张文举一个劲地给大伙斟酒布菜,极尽地主之谊,让大家有回到家里的感觉。
在极尽奢华的神木宾馆,大家品尝了本地的美味佳肴,倾听了有趣的地方轶事,还学到两句神木地方土话:“圪丢害赛”,“切秋菜菜”。
黄土高原的苍莽、博大、雄宏,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和文明,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本地人的豪放与热情。我们每一个人在震撼和惊喜中,享受到了淳朴与深厚。
旅行,让我们发现了自然的美,人性的美。我们用欣赏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每一个方面,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发现生活中一丝一毫的美。
下午三点钟,孟丁发提出爬一回二郎山,没有人响应。人们觉得天气炎热,陡峭的二郎山不是那么容易攀登的。下一回吧,我们还会再来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此告别“老神仙”,告别神木县城,也告别这次旅行,踏上归途吧。
旅行,对于年轻人是一部分教育,对于年长者是一部分经验。年轻人增长了见识,年长者增添了阅历。
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或贫穷,或富足,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每一天如同一部电影,如何快乐度过每一天,如何开心幸福,都需要用智慧洒脱的心来应对,否则贪婪的欲望,尘俗的纷杂,就会困扰你的一生。只有旅行会让你觉醒,体验和享有世间美好时光。
一趟自驾游历时二天,行程1200多公里,横跨晋、蒙、陕三个省份。快乐又潇洒。既游历了山水风光,又体验了历史人文。真是惬意极了。
随遇而安,轻松自如,没有时间的催促,没有导游忽悠,也没有市场潜规则,说走就走,说停就停,一切都是自己做主。最后算账,每个人的费用仅350元钱,超级划算。
一程山水一程梦,一岁年龄一岁心。烟火人间,鞭马轻伴风云,素心荡涤岁月;匆匆过客,抬首佛花影飘香,抵眉思柳絮离殇。“星光不恋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长路漫漫,时光寸寸。一蓑烟雨任平生。
同行诗人孟丁发有诗为证:
带上陈年老酒,驾起宝马良驹,一路自在畅游,相约无需理由。
慕名前往右玉,凭吊雄关西口,感受美丽鄂城,纵情大漠悠悠。
作客神木故友,一片冰心玉壶。纵横三省千里,逍遥快乐真牛。
色彩斑斓天地间,不枉人间走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