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晌佛光 作者:宁雨 时间:2020-06-03 次数:15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花开见佛
  出石家庄市西行,平山县境内,有山曰佛光。
  佛光山命名,自与佛有关。相传,山有佛相,有缘人于日出之时,可见五彩佛光。
  我们登山,是在晌午过后。阳光朗照,眼前的寺庙,远处的花木山石,无一不条分缕析,井然分明。
  极目,遍寻佛影。他说,看,那峭立的一石,像佛;她说,看,那边,仰卧的山体,似佛。我的目光一路搜索,我的内心一路疑惑,佛安在?
  佛光山下,有一条沟,叫杏梅沟。前半晌,一干人等踏访了杏梅沟。花落了,还没结出果子,尚残存片片紫红的花萼和一根一根风干的花蕊。那树,有的已经有年纪了,黢黑的主干,嫩红的花枝,倒比那一树一树的盛花更让人心灵震颤。
  山上,却有各色的花,粉的,白的,桃红的。山花、山草,攒了一冬的力气,都要在这春天开个痛快。最奇的一蔓花,生在一个洞穴的穹顶上,没有一粒土壤,藤蔓直从石缝里顶出来,石头跟叶蔓居然一样的颜色,刚开始,我都怀疑是谁在那里雕了一件石雕。细观,花、叶都沁着水汽,说明其生命过程是很有速度的,是属于植物的。
  石头也有生命,漫漫不知如何记述的生命。所以,在人的眼里,石头常常是静止的,了无生机。但佛光山的石头不同,因为半山腰上,有一片石头正在开花,灵芝一般的花瓣,从我们的脚边一直开上去,到山顶与阳光相接处。这花,也不知开了几千几万几亿年了。我们见它,在开,所以记下:正在开花。
  绿杨含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词人宋祁的名句。彼时,清早,太阳刚刚冲出天边的云头,晓雾正待散去。
  春登佛光山,正是晌午。山峦在暖阳下一派褐黄的色调,这一洼那一片的杨柳树头,鹅黄嫩绿的叶子,一线一线、一缕一缕辉映着阳光的金芒,溶溶澹澹,明明灭灭,烟气袅袅。
  山弯,随处可见三五席地而坐的农人。转过一个坡,一个衣着素朴的山里汉子正走在不远处的田垄上。他身背荆条筐,不知是从家往田里,还是从田往家里倒腾东西。凭着季节猜测,该是给田地送来给养或种子的。顺着山里汉子的来路,是一处村庄。此刻,村庄也正炊烟袅袅。
  山里有人家种田,栽树。山里的绿杨,听梵音而清净,闻烟火而朗润。蛮好。
  秀才禅联
  “日Zé(左右结构,两个‘日’)晶Lóng(上下结构,四个‘日’,上下各二)通天地,月朋Hǎi(上下结构,三个‘月’,上一下二)dào(上下结构,四个‘月’,上下各二)透乾坤。”这是一副楹联,在罗汉堂门口。我读不来,也写不来。请教飞扬,她为我标了音,我便依样引用。
  秋藤老师说,山下有个小村庄,老年间几乎家家户户出秀才,别号“秀才村”。我便释然,这联,原是用来考秀才的。
  秀才禅联,令我想起了另外一座同名的山,在台湾。台湾的佛光山,本是座荒山,由星云大师一点一点经营而成。佛光山的路牌上写着“对感情不执不舍,对五欲不贪不拒,对世间不厌不求,对生死不惧不离”。深忖,跟这则“通天地,透乾坤”的秀才联,似有异曲同工的意味。
  出罗汉堂,过一线天,遇到两个打扮入时的青年,似乎是情侣。问其从哪里来,说是从山下的小村庄来。再问秀才村的来历,家里是否出过秀才,一问三摇头。他们说,上山就是来玩的。
  上山,参禅悟道固然不错,以玩的心思观览,也无不可。
  我以为那副秀才联,只留下六个字就好,“通天地,透乾坤”。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