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的“五卅运动” 作者:美艳 时间:2020-05-29 次数:47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今年5月30日,是“五卅运动”95周年纪念日。最近我在阅读前辈作家的散文作品时,发现有好几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写到了“五卅”。
  茅盾参加了5月30日示威游行,那时他已是中共党员。早在1923年,他就开始担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委会委员。这一天,他和杨子华等人同上海大学宣传组一起,沿路演讲,不少行人也加入到游行示威的队伍里。茅盾经历并目睹了发生在南京路的惨案,于5月30日当夜,写出了题为《五月三十日下午》的文章。文章向为自由而牺牲的战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而对踹着碎玻璃浅浅一笑的金发妇人,对发出“他们简直疯了,想拼着头颅撞开地狱铁门”论调的绅士给了愤怒的抨击。5月31日,茅盾又参加了由地下党组织的抗议活动,此外还参与领导了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的救国运动和商务印书馆的罢工运动。在这段时间里,茅盾一共写了七篇有关“五卅”的文章。两年以后,1927年5月25日,茅盾又写了《“五卅”走近我们了》的文章。茅盾到了晚年,还对五卅念念不忘,1979年、1980年还先后写了《关于五卅期间教职员救国同志会的有关情况》《五卅运动和商务印书馆罢工》等文章,回忆五卅运动的史实。
  叶圣陶在五卅的次日就写出了《五月卅一日急雨中》一文。作者在文中一连用了多个“血”字,触目惊心地展现出惨案的惨烈和作者心灵的痛楚。文章开头说:“路人少极了。”可到了后面,作者写道:“我回身走才来的路,路上有人了。三四个,五六个,显然可见是青布大褂的队伍,虽然中间也有穿洋服的,也有穿各色衫子的短发的女子……”同情“五卅”中殉难者的人越来越多,反帝的队伍怒潮般地集结着,汹涌着。“五卅运动”发生时,郭沫若正好也在上海。那天,他和小说家周全平一起偶然到南京路去的,恰恰就碰上了“五卅惨案”,目睹了帝国主义分子的暴行。反帝的怒火,爱国的热情在他胸中燃烧,他按捺不住创作的激情,埋头书桌十天,写成了历史剧《聂嫈》。此剧根据《史记》中聂嫈、聂政姐弟俩舍生忘死,帮助严遂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剧中喊出了“大家提着枪矛去刺杀各自的王和宰相”的口号,表达了此时此地中国人民爱国、反帝的心声。这一年的7月1日,上海美专学生会在新舞台向公众演出了这部戏,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26年3月郭沫若在《写给<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一文中激动地说:“没有五卅惨剧的时候,我的《聂嫈》的悲剧不会产生,但这是一个怎样的血淋淋的纪念品啊!”
  重读这几位前辈作家有关“五卅”的文章,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记住先烈们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