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琳,女,1981年出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主管检验师,中共党员,现任清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科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检验岗位不计得失、默默奉献,曾多次在专业技术考核与比赛中获得个人及团体的优秀成绩。在抗击“甲流”、“禽流感”期间,多次深入一线,采集、运送疑似病例样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2020年伊始,刚刚结束了一年忙碌的工作,大家都准备放松心情,过个安静祥和的春节。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清徐县疾控中心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体人员各就各位、上下联动,打响了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战役。当天回家后,苗琳就郑重其事地对家人说她要上战场了,从此就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前沿,夜以继日,坚定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根据防控方案要求,疾控中心检验科负责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和血液等样本采集运送工作,她们不仅要接触病例样本,还是特殊的“押运”员,是离病毒最近的人。因此,她第一时间不辞辛苦反复奔波于市疾控、市卫健体委、省政务大厅,办理了新冠样本运输转运证,以保证运送工作合理合法。作为检验科科长,他要求检验科人员熟练工作流程的同时,对生物安全的认识一定要提高到足够的高度。她及时组织科室人员多次开展各版防控方案、样本采集运送、个体防护、消毒及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与讨论,并进行生物安全的现场演练和考核,考核通过后,持合格证方能上岗。不仅如此,大年初三苗琳还受邀到清徐县人民医院,对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进行样本采集、个体防护和生物安全等知识的培训。
2020年1月26日,清徐县人民医院报告发现首例新冠疑似病例,疫情就是命令,在中心领导的统一部署下,苗琳带领检验科人员,做好防护深入发热门诊,接收病例样本后,立即乘专车运送至太原市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还未返回,就又接到一例疑似病例报告,她和同事再一次戎装上阵,将第二份样本安全送达,返回清徐后,已是灯火通明,大街上的五光十色,并未给她带来些许慰藉,因为她知道样本的检测结果揪着无数人的心。凌晨2点多,在她的“追讨”下,市疾控的老师们终于发回了传真,“阴性”结果暂时解绑了同事们紧绷的神经,但防控的任务依然艰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采送样、追结果,披星戴月,风尘仆仆成了她和同事们的家常便饭,大家常开玩笑,现在最喜欢的两个字就是“阴性”!
采送样前后,苗琳都会带领同事们及时检点、补充采、送样应急物资,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应急响应及时、迅速。样本送检后,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及检测结果的追踪反馈。
2020年2月7日,刚刚结束了31名密切接触者样本采集运送工作,县医院就上报了一名疑似患者。送检后,经过市疾控反复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成为清徐县第一例确诊病例,一时间,工作任务成倍剧增。次日凌晨6点,苗琳和同事们立即全副武装进入隔离酒店,对已进行统一隔离的7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送检。密切接触者被隔离在酒店4层,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护目镜,还未走到四层就已气喘吁吁,护目镜早已模糊不清。隔离人员刚刚起床,卧室还未经通风消毒,假如密切接触者已被感染,此时房间内的病毒浓度就会很高,感染风险也相对更高,可她和同事们顾不得这些,只想着第一时间可以采集到样本送检至市疾控。采集过程中,被隔离人员偶有不满情绪,苗琳和同事们还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使其配合防控工作。每进一间卧室之前,她们要对自身进行严格消毒和一次性用品的更换,避免造成密切接触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密切接触者中,上有六十多的老人,下有刚满一岁的孩童,整个采集过程历经1个多小时,虽然早已汗流浃背,但感受到被隔离人员对她们工作的支持时,厚厚的N95口罩下无不露出欣慰的笑容。
2月13日,上级文件要求对所有密接及返并人员采样排查,她又立刻深入一线,再次对集中隔离酒店及各个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样本采集与送检,当天采集运送样本40余人。每次采样后,她都对感染性废物进行严格消毒,打包带走,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目前为止,清徐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在人员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已累计采集运送样本104人次。
为了保障社会环境、单位、家庭不被污染,在每次送样结束后,苗琳和检验科同事们都会认真做好消毒措施。实验室内空气、物表、地面的日常消毒,采样、送样过程中的人员、样本、车辆消毒,送样后样本运送箱、人员衣物、记录及实验室的终末消毒……甚至是鞋底都不放过。
无论在日常工作还是疫情防控中,苗琳都始终坚定地践行着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她认为,一旦成为一名检验人员,就决定了与病毒同行,与细菌为伍。但肩上扛着重任,心里装着领导和全县人民对她们的信任,再苦再累,她都不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