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书,一座村庄的历史记忆 ——读《影林乡贤》有感 作者:永跃 时间:2020-03-18 次数:54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影林乡贤》一书的出版,让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从此声名大振。翻开书页,伴着淡淡的墨香,思绪被书中的文字牵引着,不知不觉走进家乡影林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
  影林地处冀中平原、滹沱河畔,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曾经桑林掩映、秀水环绕,滋养着一代代勤劳智慧、刚毅果敢的影林人。他们从西汉初年一路走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之路,用智慧和血汗书写出一部光辉灿烂、独具风格的历史篇章。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刘秀性命难保,在千钧一发之际,眼前突然出现一片桑林,刘秀拍马飞入,并迅疾潜入林中隐蔽。王莽紧随其后赶到,终因桑林密布未见刘秀踪影。刘秀遂成功避难脱险。刘秀称帝后御赐桑林环抱的小村庄村名为影林。这就是桑林救主的故事,也是“影林”村名的来历。
  又据村中老人讲,古时候,影林村人靠天吃饭,遇大旱之年,干瞪眼没办法,情急之下,在村东头大坑边摆放贡品焚香祭拜天神,祈求降雨。然后众人推选十二个寡妇用笤帚扫坑,并另找十二个童男童女扮作蛙状,口学蛙鸣,环坑跳跃。全村老少都来围观,场面十分热闹。这种风俗流传至今,人称扫坑祈雨,据说常有灵验。此举虽说迷信,却也无反动危害之意,毕竟表达的是一种良好愿望,权当一种乡村文化吧。
  再翻开抗战的一页,有一次县城日本鬼子打算南下袭击八路军某指挥所。影林游击组得到情报后,依靠预先挖好的堑壕埋伏在村东北洼。等鬼子临近时,冷不防朝敌群中打了三枪,并大造声势。敌人摸不清虚实,误以为遇八路军主力,慌乱开枪并向村里打了六炮后退回县城。这次行动有效阻止了敌人偷袭,为八路军转移赢得了时间,同时保护了周边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这就是百姓世代口口相传的“三枪退敌寇”,俗称“三枪换六炮”事件。这一事件后,影林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四天后日伪军包围了影林村,制造了血腥的饶阳第一大惨难“影林大惨难”。如本书序言所讲:“这个村落和她的人民,为人类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承受了苦难,做出了贡献。”
  此外,还有栆树林锄奸、南街口独战群敌、东街口石狮子抹油、村北土丘卧神龟、东西大庙护村宅、何赵两家姑舅亲、金星爷显灵救灾民……一个个神奇美丽的传说,加之著名作家方纪那篇有名的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无不给这个古老的村庄增添神秘、灵动的色彩,使人充满浪漫、诗意的想象。
  沿着历史的长河,再让我们深情地领略一个个优秀的影林儿女骄人的风采。
  八国联军进犯中国,义和团奋起抵抗,影林义士郭进出生入死、英勇无畏。红军时期,赵斌武投身革命,身经百战,成为官至师长的红军干部。“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影林村民高举抗日爱国大旗,率先抗敌,打出了村威。其中,抗日五虎将于群山、何泉水、赵辛卯、张河、何安祥令敌人闻风丧胆;抗日英烈尹玉庆、曹凤栓各打死日军一人,让敌人在这里葬身丧魂;何松元等烈士以及“抗日女模范”苑居安等众多英雄人物青史留名。此外,还有成为共和国将军级的军官何万选、赵武昌;有受到毛主席接见的“人民功臣”赵长玉;有为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立下战功的“荣誉军人”宋振海、赵振邦、张转运以及复员军人赵玉哲、郭金计、于海州等;有抗美援朝功臣宋振屯;有曾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的第一批援藏干部尹博仁,老山作战优秀战士郭建亚、何恒阳。他们堪称人民的功臣,国家的卫士。
  在和平年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全国三八红旗手蒋庆敏、全国航模比赛冠军尹青竹,有兢兢业业、任职最长的村支书何柱清,有外交官韩树站,以及为数众多的司局级、县团级干部、教授、工程师、企业家以及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还有那些崇尚美德、善行勇为、贞节孝义、尊老爱幼堪称模范的乡贤人物,他们无一不是时代的标兵、影林的骄傲。
  是他们,一代代优秀的影林儿女,赋予了这个古老的村庄以历史的深邃感和厚重感,构筑起影林人世代传承、千年不倒的精神长城。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村的最大问题是农民问题。从种桑养蚕抽丝织缎,到开建码头经营水运;从拓荒种地自收自食,到繁荣商贸成集立市;从洪水泛滥土地盐碱,到挖河打堤开辟良田;从靠天吃饭等雨种田,到人工浇灌适时播种;从人畜耕作石辗石磨,到机耕机收机械磨碾;从人拉肩扛畜力运输,到三马汽车自动装卸;从坯垒泥砌的茅草屋,到钢混结构的砖瓦房;从土井辘轳木桶水车,到机井电泵自来用水;从手纺手织火炕柴灶,到机纺机织暖气电灶;从火镰取火油灯蜡烛,到电煤油气电灯电器;从艺人说书唱戏弹拉,到电影电视电脑电话;从雨天难行的泥水路,到宽直平坦的硬面路;从徒步行走骑自行车,到打的公交自驾轿车;从土改运动平分土地,到加入合作互助组织;从成立集体生产大队,到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影林村的一步步变迁,无不折射出中国农村一次次于改革中谋发展的社会变革,是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历史缩影。从这个意义讲,《影林乡贤》一书的出版价值,不仅在于激发新一代影林儿女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而且为当今中国研究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和可资参考的范例,必将为中国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读罢全书,心潮澎湃,拉拉杂杂便有了以上的文字。感谢《影林乡贤》主编之一何柱清书记赠书,使我得以如此全面、透彻、真切地了解影林——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掩卷沉思,我似乎望见了家乡影林更加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