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硬核”小村,还看东高白! ——众志成城中的乡村“战疫”新“美篇” 作者:本报记者 张月英 本报通讯员 张启林 杨俊萍 时间:2020-02-19 次数:103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数“硬核”小村,还看东高白!
——众志成城中的乡村“战疫”新“美篇”

  
  闻名省市的东于镇东高白村,地处县城西南8公里处,是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试点村。这个诞生过清徐历史上唯一武状元——贾廷昭的“状元村”,秉承人杰地灵之瑞气世代繁衍,村兴业旺,枝繁叶茂,尚武崇德蔚然成风。

  值此全国上下面对新冠疫情,31个省市启动一级响应之际,东高白村从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全民“战疫”的一幕幕生动场景,正生成一页页最新版本的时代新“美篇”,令人精神振奋,心明眼亮,此情此景,唯击键收藏,方解心头之撼!


 

东高白村两委带头卡口站岗排查


 

  A:一级响应:两套预案“一盘棋” 战“疫”阵前总动员
  2020年1月23日,东高白村接到上级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通知,村两委一班人当即召开紧急会议,火速部署,成立了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组,明确分工,并公布专职联络员电话。
  针对疫情形势,村领导组密切关注,通过对疫情形势的分析预判,连夜出台两手准备的战略方案:一号预案在战术上体现“短频快”特点,即乘着春节休假的黄金时段,关停所有能够关停的企业门店,关门迎战,着手打一场“速战速决”歼灭战;二号预案体现“持久战”特点,即如果疫情短期内无法消灭,则要在第一套方案基础上,着手防疫与生产两方面的统筹布局。
  一号预案的重点环节:一是摸排武汉返村人员现状;二是布控全村防疫网格;三是设置卡口守紧全村大小门;四是做好全面消杀工作;五是立体宣传敲响警钟,做到人人知晓个个重视;六是将全村的“一盘棋”摆进全县、全镇的大棋盘中,做好各项应急保障。
  按照一号预案,摸排湖北武汉返村人员是第一要务。领导组迅速分兵布阵,以五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出20个网格,对全村1000余户人家逐户排查。网格长由村委会成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担任。经摸排,该村湖北返村的5名人员中,3名学生与1名妇女在1月10日前已经返村,一位男士自驾车从湖北恩思返回。对此,5名湖北返村人员立即实行居家隔离,派专人每天了解情况、心理疏导,关注需求,一天两测体温进行申报,截至目前5名返村人员已解除医学隔离观察。
  宣传发动,通过党总支微信群、村级微信群,悬挂条幅标语,村广播站不间断循环播放,让村民们迅速了解情况,掌握基本的防控措施。封闭全村进出口,留下唯一进出口设卡设岗。同时强化三个小区门卫管理。
  二号预案的关键点,是如何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完成年度既定的经济目标任务。
  东高白村地处清徐县西南大门的东于镇,是该镇重要的经济动脉与交通要塞。该村现有村民3000余人,1000余户,耕地面积1200亩。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资源、人文优势,东高白村先后发展村办民营企业20余家,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焦化产业为龙头、金属镁业、洗煤业、机械铸造业、酿造业、药业、养殖业、精品农业为支柱的多业并举的产业结构,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以工养农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此外,该村三产发展有序,有个体门店近30家。
  为此,东高白村疫情防控的二号预案,结合本村企业较多、产业多元的实际情况,突出“持久战”特点。
  两套预案两步走,日前,该村在第一阶段“短频快”防控基础上,已进入第二套预案实施阶段。


 

 

党员带头一面旗

 


  B:卡口岗哨:满村尽带“黄金甲” 干群上阵齐消杀
  1月24日,东高白村按照既定目标,迅速打响防控疫情“歼灭战”!
  不留死角的全村消杀立即进行。该村成立消杀队,组织村民骨干用喷雾机,对村内公共区域集中消毒,包括大街小巷、三个小区楼道、电梯、扶手、垃圾桶、厕所,消毒组严格按照责任区划分,各负其责,无缝对接,真个的“今日喷枪在手,条条水柱如绳,一举缚疫情”。好一幅“肩背喷壶手握枪”的群英消毒图。
  1月26日,“一个不漏”的卡口盘查正式启动。在该村,村民们统一把卡口值班人员,统称为“守门人”。守门人两班倒,白班、夜班轮流值守。这些守门人由村两委一班人及村治安专职人员组成。
  卡口就是主战场,一个党员一面旗!
  东高白村党委共有党员157人,村党委下设两个支部。该村的“守门人”中,95%以上全是党员身份。
  在该村“重点疫情防疫卡点分组名单”中,时间、负责人、白班人员、夜班人员、总负责、总协调、后勤人员一目了然。分组名单中,除固定人员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多为该村的党员代表。
  志愿者冯四虎,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退伍军人。1月26日,他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卡口站岗,他的“请愿书”中,一句朴实的“为了疫情能从少扩散到不扩散,为了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健康的祥和年……”字字句句体现着这位乡村老党员的担当与情怀。
  在这些“守门人”中,还有党员志愿志:张耀东、孙文俊、张刚强、贾舒萍,村民志愿者贾家伟,学生志愿者贾晓雅……他们以守好村大门为己任,一丝不苟,冲锋在前!
  设卡登记,提醒大家戴口罩,进行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对过往行人的车牌号、车主姓名、联系电话、去向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这支“守门人”先锋队严防死守,为平安小村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


 

卡口排查


  C:小村底色:崇德尚武“状元村” 爱心如潮薪火传
  东高白村民风质朴,崇德尚武,自古文韬武略,人才辈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清徐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贾廷昭,就出生于该村。仅明清两代,东高白村就出过武状元1名,武进士2名,武举人5名,文举人1名,武解元1名。
  其中,贾氏一族:武状元贾廷昭,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卒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七年,28岁的贾廷昭因韬略精深、武功卓绝,力大无穷的他能举起一头牛,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武状元,授头等御前侍卫衔,官阶三品,专司紫禁城神武门;33岁到山东莱州府出任抚标中军参将,并著有《三韬六略之解》、《孙子兵法浅释》,供清军驻山东官员学习参考。贾国威,清崇祯年间中武举人,后于清顺治年间中武进士;清朝年间,贾姓族人还有:贾腾彪、贾佩瑢、贾羡玲3名武举人,贾腾蛟中武解元。
  张氏一族:张鄂,于明正德癸卯年间中文举人;张名伟,于明崇祯壬午年中武举人,后于癸未年中武进士。张彦儒,清武举人。
  标志我国1300年科举制度的旗杆斗,见证了该村先人的出类拔萃。旗杆斗寓意深远,既有“步步高升”独占鳌头之意,又有走运避邪、护佑家人的传统意义。古时,家族祠堂门口竖起的旗杆颇有讲究:家族先人中,中举人者置1个旗斗,中进士2个旗斗,中状元3个旗斗。
  在该村贾氏祠堂门口竖着的一对旗杆上,上面有三个旗斗;张氏祠堂旗杆上,置放两个旗斗。族人以此为骄傲,铭记先人,激励自己与后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每年正月十五,该村族人回村祭祖,在团结、向上、勤学、孝亲、义气的家风熏陶中共进互勉,从而形成其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特有村风。
  在先人祖训的传承中,底色东高白薪火相传。现任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务实做事,连任7届搭档20年带领全村致富奔小康,全村呈现出团结进取、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011年6月6日端午节中午,该村突遭雹灾袭击,冰雹从12时50分下到13时10分,持续时间近20分钟,冰雹最大直径达2厘米左右。东高白大田作物严重受灾,7成左右几近绝收。灾情发生后,仅仅一个下午,该村爱心企业即捐赠七八十万元爱心款,用于救灾,有力保护了受灾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为全村工农业三产的齐头并进积极助力。
  当前,在这场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之际,大爱东高白村风再现,全村上下同仇敌忾,清徐保卫战、小村保卫战在爱心涌动中倍加有力!
  在全县疫情防控“一盘棋”中,东高白企业代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县委县政府捐款347万元,截至2月15日:亚鑫能源集团为全县捐款200万元,瑞源煤业捐款100万元,三高能源捐款20万元,信迎煤业捐款15万元,黑猫炭黑捐款10万元,鑫盛洗煤捐款2万元。此外,康久医药厂为我县捐赠300桶2500毫升75℃医用酒精。
  在全村疫情防控“一盘棋”中,东高白村民及该村亲友团积极行动,纷纷通过爱心募捐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1月29日,贾传涛捐赠口罩500个;1月30日,张耀东捐赠15桶矿泉水、张红俊捐赠暖贴一包及电热宝6个;2月3日,贾亚宏捐赠防护服50套、口罩500个,测温仪3个;2月4日,王国栋捐赠一次性手套10袋;2月5日,贾保东捐口罩500个,贾家伟捐一次性手套一盒,贾舒萍捐5箱方便面、100根火腿肠、榨菜;2月6日,贾志文捐4箱纯奶;2月7日,贾佳琪捐保温杯40个;2月8日,贾青和捐苹果一箱,新民村党员何佳乐,志愿者李晨、何佳辉捐赠5袋元宵,一箱方便面;2月9日,贾保东、李雁强捐口罩1000个,贾福成捐消毒白醋11箱,贾瑞强捐平遥牛肉20袋,孙文俊捐纯净水,贾春贵捐香烟两条,吴永贵捐酒一箱,王鹏捐84消毒液10桶,张艳刚捐84消毒液13壶,张琦琦捐纯奶4箱、罐头4箱、蛋黄派1箱,张文伟捐口罩1500个;2月10日,贾四毛捐酒精40壶,张二毛捐消毒液2瓶,张聚鑫、张亚华、孙一帆捐王老吉2箱、孟封饼2箱、矿泉水2箱、方便面3箱、盼盼蛋糕2箱、火腿肠10捆,张石头捐矿泉水1箱、方便面3箱、石头饼1箱,贾铁刚捐罐头、矿泉水各10箱,贾三忠捐千层酥4盒、矿泉水2箱,张毓雄捐苹果、梨、香飘飘各1箱与矿泉水2箱;2月12日,贾昆捐纯奶2箱、石头饼2箱、罐头2箱,太原迪新药业贾凝龙捐戊二醛消毒液4大桶;2月13日,申家山书记申铁楼捐抗病毒颗粒10盒,武君捐口罩300个,贾春明捐酒2壶,贾家伟捐赠一次性手套一盒;2月15日,张文捐100个护目镜;2月16日,今麦郎集团经销商陈慧娟捐10箱凉白开……
  隔离不割爱,该村在外的游子们,因疫情原因不能回村,纷纷打来电话关切地问捐、认捐。除以上防护消毒物品外,该村的张铁兵捐赠彩钢活动房一座、张昌宝捐赠防寒移动棚一座、张建强免费提供音响用于防疫宣传。
  在这些爱心人士中,有企业老板、个体商户、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有耄耋老人、家庭妇女,有90后青年,00后少年。
  爱心捐赠仍在持续……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东高白村民从未把自己当局外人,大家以主人翁精神,以不一样的方式怀着一样的初心,与一线人员一道,勠力同心,并肩抗“疫”!


 

街道大消毒


  D:初心笃定:励志诗文春风劲 复工复产扶贫忙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日何曾是两乡”……
  庚子,中华国难,一衣带水的日本,不仅给我国送来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也给我们播放着温情的传统国粹,正如网友所言,开了一次最有人情韵味的诗词大会。
  庚子,东高白村,全民抗疫的大街小巷,微信群朋友圈,不仅有条幅标语,而且有村民或原创、或转发的一首首励志诗歌。
  条幅上,“国家有难咱不添乱,坐在家里就是贡献;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把路口测体温,不让病毒进咱村”;“为了你我健康,禁止随地吐痰”;“疫情当前微信拜年,口罩一戴福气常在”……
  微信群:村民马俊武原创诗词十余首,在群里广泛转发。例:
  《致钟南山——十六字令三首》
  山,不分白昼战魔冠,惊回首,确诊三万三。
  山,披挂整齐就上鞍,不停歇,白衣战犹酣。
  山,四面八方援武汉,世人叹,中华谁敢撼?
  党员冯四虎原创的《抗击疫情感怀》:
  这个春节不好过,都是病毒惹的祸。一人染病全家痛,最严重的它要命。
  路要堵,村要封,百姓安全呆家中。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拥护咱政府。
  党政干部亲挂帅,最最辛苦村干部。东调查,西排查,尤怕病毒留村庄。
  你劝说,我动员,今年咱们不拜年。你也好,我也好,电话慰问也挺好。
  戴口罩,勤洗手,天天消毒要记牢。呆家中,巧做饭,吃好喝好新闻看。
  莫信谣,莫传谣,密切关注心不慌。你健康,我健身,战胜疫情奔小康。
  东高白村民的诗词、标语大会,在防控疫情的决战中,为全村人心理注入强大的抗压力,“免疫”力!
  在这次疫情防控决战中,东高白村民站在历史方位,将疫情现实当做一次对后辈儿孙的教育机会:鼓励孩子献爱心、以身作则当“守门人”、每日打卡朗诵毛主席诗词,居家学习八段锦、太极拳,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化危为机。通过言传身教,全村人被浓浓的爱心、高昂的斗志、励志的诗词、警示的标语包围着,熏陶着,激励着,互勉着,携手迎战新冠疫情!


 

夜色中的卡口


  在这次疫情防控决战中,村两委一班人将扶贫攻坚同步植入:将村民们捐赠的爱心物品分两类使用:一是将卡口急需的防护消毒用品留到卡口,分发到三个小区的门卫处备用;二是将爱心食品归类后,分发给村里的17家低保户、困难家庭。
  与此同时,该村的复工复产,正步步为营有序推进中:以亚鑫、三高汽配为代表的大企业基本恢复原有生产状况;其余10来家中小型企业的复工复产正在稳步推进中。对于企业的复工员工,各企业员工将生产生活线路按照“两点一线”的路径半封闭“隔离”。上下班采取人人“安检”方式,测体温,做登记;对外地返回的员工,须先行体检隔离14天,一切正常方可上班。同时规定,员工上下班时间不聚集,少流动,以安全生产无疫情为目标,将疫情对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最小。
  疫情防控、精准扶贫、复工复产,东高白村将继续按照全县“一盘棋”总体布局,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防控,砥砺前行!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