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经典放异彩 让国学文化成文明 ——县职教中心践行《弟子规》纪实 作者:白俊英 时间:2012-07-22 次数:16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白俊英
  俗话说:“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十几岁的少年风华正茂,德育教育和为人处世的规范对他们来说,能影响终生。县职教中心着眼“育人先育德”的理念,把《弟子规》这部儒家经典、国学精萃,作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蓝本,通过师生共学、共诵、共践,使其精髓如绵绵细雨般,植根于学生的心田,让他们从小遵从圣贤教诲,正言行,端举止,孝父母,悌手足,堂堂正正过一生。
  认识决定高度——对标先进勇立潮头
  县职教中心深深认识到:百年大计,德育为先,教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职教中心的每一个学生成为有德之人,成为县职教中心负责人所追求的更高的教学目标。
  标准要高,典范要精。于是,县职教中心把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国家级职业高中示范校”——河北武安市职教中心,“山西省绿色学校”、山西省第一个在校园内推行《弟子规》教育的河津二中定为标杆,先后组织领导、教研组长和部分班主任赴两校学习取经;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和感受这种经典文化,开学之初,县职教中心邀请了山西青年报社副社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席宣讲师郑宝兰和宣讲师吕海清,来给全校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弟子规》学习报告会,在老师、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深深地触动了大家的心。学校为了进一步深化《弟子规》的教化作用,每周二下午自习时间,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用精心准备好的的视频资料教育教职工和学生。
  思路左右创意——励志教育楼道墙头
  “润物细无声”。为让国学经典的熏陶无处不在,为了营造一个浓厚的德育书香氛围,县职教中心不惜重金,在校园南墙墙壁上,精心构思设计了“校园文化墙”,在教学楼的墙壁上悬挂了不同主题的版面,主要以《弟子规》总叙为主线,设计了“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主题板块,里面穿插有历史经典的励志故事,图文并茂,解读详实,深入浅出,成为该校“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活动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在每一个教室的后墙上,制作了《弟子规》全文的版面,让学生在课余也能够吟读全文。他们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让每一人都感受文化的熏陶。
  文化墙及文化版面,为学校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充分发挥校园的隐性教育功能,扮靓了育人环境,从而增强了学校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成为县职教中心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
  心态决定状态——德育渗透育践双修
  为了不断巩固《弟子规》的教育成果,县职教中心组织了全校师生的《弟子规》学习交流会,通过学习《弟子规》以来心得体会的交流,通过见证师生学习《弟子规》以来一件件感人肺腑的故事,使大家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次的洗礼。与此同时,学校还采取多种方式,深化《弟子规》的教化成果,他们通过《弟子规》闭卷考试,检验了大家的学习情况;他们把全校师生聚集到文庙,在孔子的塑像前诵读《弟子规》;他们举办全校师生的《弟子规》诵读竞赛,让《弟子规》真正渗透到师生的思想中。
  开展“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活动以来,校园里《弟子规》书声朗朗,氛围浓厚。仁爱、诚信、知礼渐入师生心田,大家精神面貌有了大的改观,文明礼仪如沐春风般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同事、师生、同学相见笑脸相迎,随手随地乱扔垃圾现象少了,大吵大闹现象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上课时安静文明了,着装、仪容仪表规范了,守时、守信、关爱、奉献进取的人多了。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真正践行了职教中心“让文化落地为文明”的德育宗旨。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