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结束后,人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受难人员的遗留物品进行清理,意外地发现了一卷“诗稿”。这卷“诗稿”是用鲜血写在白衬衣上的。
诗的题目叫做《窗子》:清晨,我推开窗子/走在林间的小路上/鲜花馥郁,鸟声婉转/我心灵的窗子亦打开/仿若阳光万道穿透心灵……全诗共有三段,二十四行,分别写了作者于早晨、中午和黄昏在野外嬉戏的情景。在诗中,“窗子”共出现了八次,但事实是,当时奥斯维辛的囚室是没有窗子的。经过一番调查考证,人们惊奇地发现,在监狱B区的701室,墙壁上赫然画着一扇窗子,是用鲜血画上去的,大小和实际的窗子一样,窗子的两扇窗叶向外打开。经过DNA检测,“窗子”的血迹和“诗稿”的血迹同属一个人。
这个故事让人惊喜,又颓然伤怀。
在暗无天日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每个人都忍受着与亲人分离的孤单,忍受着繁重不堪的劳作、饥饿,还时时准备着被毒打、被侮辱,枪杀、死亡随时降临。愤怒,麻木,绝望,不堪……有一天,故事的主人公,朦胧中听到了鸟声婉转,看到了五彩斑斓,嗅到了花香馥郁……于是,他划破自己枯瘦的手指,把梦幻变成文字,并在冷硬的囚室墙壁上认真地画上了一扇窗子,一扇让心灵喘息和飞翔的窗子……
有了那扇窗,他就不寂寞了,不绝望了……或许,正是这样的想象,支撑他捱到了解放的那一天……
现实生活中,谁都不可能一生平顺,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难免受伤和疼痛,难免失意和孤单,甚至有时我们犹如受困于暗无天日、四壁森严的囚室一样,绝望至极……那么,就让我们在心里为自己画一扇窗子吧,画一扇望得见风景的窗子,鸟语花香,五彩斑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