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作者:利平 时间:2019-12-30 次数:17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位十三岁的天真烂漫的女孩儿,唱响了我童年的记忆。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父母起早贪黑,忙于农事。刚满十岁的我,看着父母如此辛苦,很想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记得那是在晚秋的一天,我第一次学做馒头,那天中午,我静静地在一旁陪着妈妈和面,看到妈妈把酵子用温水泡开,我悄悄用小手指在妈妈和面的水里测了测水温,暗暗记下来。妈妈告诉我,面团蓬松起来,有蜂窝状,就是发好了,发好的面团要兑碱,否则蒸出来的馒头是酸的。用手拍拍面团有弹性,用刀切开面团有均匀的绿豆大小的小孔,说明兑的碱正合适。
  下午放学回家,我洗净小手,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满满的一汤匙碱用温水化开,倒在面盆里,往发开的面团里添些干面粉,用小拳头用力搋。面团和好了,我把它放到案板上,再揪成一个一个比拳头大的面块儿,揉和着干面粉,团成圆形的馍馍。
  第一次做馒头,我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父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一进小院就闻到馒头的香味。我一手拿一个馒头,给妈一个,给爸一个,爸妈笑得合不上嘴!连连夸奖我。爸边笑边说:“我的平儿,个子还没炉台高,可别烫着了……”妈把我搂在怀里,亲了又亲,眼里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的平儿长大了,是个孝顺能干的小姑娘……”“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唱着。我是父亲的辽阔的草原上一朵鲜艳的奇葩,是慈母河里欢乐畅游的小金鱼。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爸妈操碎了心。在我六岁时,有一次急性扁桃体发炎,嗓子红肿,发烧。母亲背上我,踏着厚厚的积雪,迎着刺骨的寒风,向6里地外的乡镇卫生院急奔,雪地上留下一行深深的脚印。之后,妈妈为了增强我的体质,每天清晨哄我起床,到村外跑步。寒来暑往,一年年花开花落,妈妈陪着我锻炼,一直到我出嫁。我的体质也随着每天的锻炼逐渐好起来。是妈妈的坚持让我有了今天健壮的体魄,她的爱,始终温暖着我。
  父亲除了忙于田间的农活,还做些小工艺品去卖,以补贴家用。父亲精明能干,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影响了我的一生。每到夜晚,父亲常常顾不得休息,用五颜六色的彩纸裁剪制做成小飞机,或者用不起眼的小木棍雕刻成猴爬杆,用彩笔画上鼻子眼睛,栩栩如生。妈妈从旁做帮手,就这样一直做到深夜。父亲通过考察市场,知道市郊区人们生活水平相对农村要高些。清晨,父亲骑着破旧的自行车,驮着两个装着工艺品的大竹篓,满载着希望,驶向50里外的郊区。小小的工艺品,很受小朋友的青睐,很快被抢购一空。等到天上繁星闪烁,父亲推着自行车走进家门,他像变戏法似的从篓子里变出几个还带着余温的肉包子,分给我们姐弟吃。那年代,不是逢年过节,是很少能吃上肉的,父亲坐在饭桌旁,自己唏哩呼噜喝了两碗稀饭,包子却舍不得吃一口,我看在眼里,鼻子酸酸的,控制不住的泪水流淌下来。
  父亲对我的学习十分关注。我喜欢画画,父亲认为我有画画的天赋,为了鼓励我,主动给我买了画笔。在我十一岁时,全乡的十二所学校,各选一名画画好的学生参加比赛,我被学校选中,并得了全乡第一名。我站在领奖台上,发表得奖感言,大声地说:“我感谢老师的培养,感谢我爸爸妈妈的支持,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向台下深深地鞠躬。爸妈就坐在台下,他们含着激动的热泪,使劲鼓掌,同台下热烈掌声融合在一起。伴随着掌声,我慢慢长大了。从小学升初中时,我是全乡第十名。爸妈对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曲千古绝唱,唱响了父母情,游子魂。归乡的游子,站在这辽阔的草原上,泪流如雨。父亲虽然已经离我而去,但这生生不息的碧绿的草原,是父亲活在我心中的赞歌!终年陪伴在辽阔草原身边的是,充满深情的涓涓流淌着的温馨的慈母河!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