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越老越看淡浮华的东西,更喜欢本真了。街上的鸡蛋灌饼、烧烤,面包店里的蛋糕、点心对我越来没有了吸引力,竟然钟爱没有精美包装和外表上不了台面的自己打的饼子了。看宝贝外孙快六点回家,用适量的盐和五香粉及面粉油烧开泼好搅拌均匀做“油芯”。然后开始把发面和碱面水揉搓好,这个我很多时候靠直觉完成,当和好的面切开如针尖大小的气泡分布均匀,面有劲道时,就可以开始打饼子了,先把一块面擀开把油芯铺上去,卷好,切成包子大小的剂子,擀成圆形,比月饼大一些两面抹油,然后放电饼铛,饼子外焦里嫩时,就可以吃了。本来想用原来的鏊子打,可没泥火灶了,打出来味道也不纯正了。
边吃边回忆儿时南门饭店“现在的宏兴饭店”卖的“耐咬咬”和“切饼”,或者手艺失传了,吃过很多家的饼子再也寻不见那个味道了!记不得用二两粮票和几分钱就可以买一个,切饼味道的余香或许梦里才能闻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