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捭阖 荡气回肠 ——读高中昌先生《两弹一星元勋赋——钱学森赋》 作者:武瑞成 时间:2019-10-21 次数:42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前夕,高中昌先生应邀撰写了《两弹一星元勋赋——钱学森赋》,拜读始终,荡气回肠,其纵横捭阖的艺术手法令人钦佩。
  全赋通过对钱学森一生事迹和卓越功绩的铺叙,凸显了钱学森作为一代元勋竭忠尽智,爱国惠民,大仁大义的高贵品格。赞美他为国为民创立的丰功伟绩和永恒风范。全赋激情磅礴,气势雄浑,介构浑然,语言铺陈扬厉。
  内容自然分部,各司其役而又互相关联,深刻揭示了主题。
  篇首部分开宗明义,直接点明钱学森博大的爱国爱民情怀,竭忠报国,尽智惠民,仁播天下,坚贞高洁的崇高人格。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品纵观钱学森一生,以天下家国苍生之大仁为己任,挟泰山之重,一己担当。近则独善其身,远则兼济天下,忠贞明惠,高格卓绝。高山仰止,仰之弥高;景行行止,大道遵循。作者正是站在这一人性至高无上的仁爱的顶峰,俯瞰人性繁杂的群山,洞察出钱学森高贵操守的奥区之秘,作品至高至精的论断,语切其人,情颂其人,点睛神来,令人钦佩。
  紧接着,作者铺叙钱学森自诞生至国外求学,乃至历经磨难,回国报效的过程,以事述理。
  早年求学“擎慧珠,撷睿智”,国外治学“三年而争硕博”,是其“慧”也!淡荣华,念归来,思回报,是其“明”也!历磨难,志不违,守初心,是其“贞”也!竭尽智,担大任,怀大爱,是其“忠”也!真乃大仁崇光。此段叙中有情,事情交融,浑然水乳。
  第三部分铺陈钱学森归国后,在科研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的丰功伟绩。钱学森放弃国外荣华,归国后不计浮荣虚誉,潜心专研科技尖端,创立了“工程控制论”。在科研尖端实践方面成功研发了我国的导弹,随后“两弹”成功爆炸,卫星成功发射,其地位功绩,称“父”称“王”,实至名归。最后一部分盛赞钱学森的人格风范和不朽功绩。
  人格方面,赞颂他坦荡率真,刚柔和谐,心怀大爱。
  治学方面,赞颂他博而专精,不畏艰险,勇敢攀登。
  功绩方面,赞颂他辉煌灿烂,功炳千秋,光前裕后。
  其人、其学、其功,真乃,人性高德之巨擎!科研尖端之泰斗,中华复兴之元勋,其功其荣,永世传扬!
  全赋内容精炼,短小精悍,主旨鲜明。其形式特色也可圈可点,充分展示了“赋”的特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曰:“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表现事物要体现感情志向。“赋缘情而浏亮”,词采华美。赋的这些特色,在赋文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首先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铺”“摛”的特点。文中,作品或铺叙,或议论,或抒情,运用自如,对人物的人格、功绩予以铺叙、揭示和赞美。如首段重在议论,揭示人物具有的高洁操守和功勋。第二三部分铺叙为主,叙写了钱老一生的经历,突出他的丰功伟绩,印证了议论。第四部分侧重抒情,直抒胸臆,对钱学森的人格魅力和元勋功绩给予热情激昂的赞扬。全赋议中有情,叙中生情,抒情手法多样,自始至终洋溢着浓烈的情感,涌动着对伟人的感叹、赞美、颂扬的激情,竭尽了“铺采”“写志”之能事。
  其二,语言瑰丽,充满骈赋的色彩,曹丕主张“诗赋欲丽”,刘勰说,“辩丽本于情性。”即词采要华丽,华丽的词采源于情感。全赋语言瑰丽,两句成联,句式灵活,音韵和谐而又气势贯通,激荡着情感的波澜,读来荡气回肠,如赋中:“爱之大者,曰国曰民,惠之远者,乃智乃仁”。从爱国爱民到播惠及远,唯有大仁大智者不能至。骈偶相对,揭明大爱与国民,施惠与智仁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以“怀大爱而智忱国祚,施远惠则仁达蒸民”颂扬钱老怀有大爱,为国竭忠尽智,播惠行远,为人民大仁大德的情怀,两方对举。双向述理,兼而不失,事理昭然。此类骈句,赋中俯拾皆是。显示出瑰丽的词采,涌动的情感。
  骈句运用,长短多变,皆由内容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而定。如短句“秉高格,持高致”,“梦待圆,志不违”,简短有力,多方面揭示人物个性。“伟哉!盛哉!”短句抒情,颂扬其事业,情感激越,如长河奔流,火山喷发,钦佩、颂扬,感慨,不一而足。
  有的骈句充分地刻画出人物的个性:“探星途,循迹可达;登月路,信步随行。”刻画出人物面对艰难的探索之路,却能从容自信,坦然面对。显示出人物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非凡气度和大无畏胸怀。
  全赋结构由议而叙,由叙而抒情议论,纵横捭阖,一任驰骋,浑然圆满。今日当下,能有幸读到如此瑰丽的文字,欣盛至哉!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