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到七字句 作者:杜随心 时间:2019-09-18 次数:27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们从数数识字开始,到能写会作,到按要求每篇日记记够100字,作文写足600字,至于说撰文每句必须都用几字,老师们是没有硬性规定的。但从三字到七字句,我们却拥有永远绝对的经典。
  “人之初,性本善”、“父母教,须敬听”,《三字经》和《弟子规》是通篇三字句的蒙学范本,难复制,拒超越。
  若论诗,必盛唐。《全唐诗》收录四万八千九百余首,绝大部分为五七言。央视每每诗词大会,场内场外,盛景空前。你我身边往往能诗的不少,不消窥其全貌,相信熟读三百首的也大有人在吧。
  全篇不重四字句,《百家姓》并《千字文》,《千字文》更属跨出国门启蒙读物,声名远播,影响深远。当然四字成语最多,四字词语、名言金句亦大量散见于经文佛典,举不胜举。兴之所至,随手翻阅,目不暇接,俯拾皆是。
  六言诗起源多说,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宫体诗”形成雏形;若说整个唐朝,仅区区七十有五?应该是以偏概全。
  列选三首王维描绘田园风光之作,沾沾气定神闲气韵万千的“诗佛”之“佛气”。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南宋陆游存世诗词九千三百多首,其中六言三十七首,可谓零头之零头。巨匠尚且不入流,由此显见六言诗的小众,与五言七言不能相提并论也就渐行渐远了。
  陆游一生爱国忧国,试录几篇,感受其刚直性格、终生抱负。
  广平作梅花赋,少陵无海棠诗,
  正自一时偶尔,俗人平地生疑。
  梦里明明周孔,胸中历历唐虞。
  欲尽致君事业,先求养气功夫。
  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
  两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明代憨山大师的六言诗,吟来另一番随缘风景,丝毫不输二位前朝,堪称更上一层。
  松下数椽茅屋,眼前四面青山。
  日月升沉不住,白云来去常闲。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
  一念忘缘寂寂,孤明独照惺惺。
  看破空中闪电,非同日下飞萤。
  翻译名家名著中,结构多重意象繁复的超豪华长句不知凡几,而文言文或诗词歌赋长句难得一觅。人心不古的当下,为何不学古人在三字到七字句上苦下功夫呢?
  五至七言格律诗写好并非易事,抛开押韵对仗平仄(事实上抛不开,抛开就不叫格律诗),王维的洒脱跳脱,憨山的解脱超脱,脱一不可。三四字箴言更需要大书特书,石头里不止能蹦出来孙猴子!有生之年的某篇拙文,说不定蹦出个新成语,这篇文章也就成为出处,名正言顺扬名立万了。
  倘若仅剩内裤,一脱再无可脱;尝试照虎画猫,信手添上蛇足。
  刻意凿痕明显,潜心斧印犹存。
  无涉奇思妙想,不啻浑然天成。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