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史话》是一本好书  作者:王荣忠 时间:2012-07-08 次数:23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王荣忠
  一
  幸得《清徐史话》,连续捧读三遍。出神入化,拍案称绝。
  随着作者的笔锋,走进清徐历史,步步入胜。你看那:
  筚路蓝缕初民创业遗址斑斓,栉风沐雨陶唐尧风先贤流芳;狐突忠事晋国亡君受祀狐山,屠岸搜寻赵氏孤儿留名屠沟;中行献子刺死厉公夜梦诉讼,梗阳巫皋智断吉凶记载左传;魏献子分祁地梗阳循名置县,断狱讼魏戊为父亲巧妙设谏;刘恒被封代国牧马鞭摇篙泊,文帝孝顺母后进苦酒创醋字;永嘉之乱刘琨入晋血战洞涡,蛮王梅安归途暴死村起青堆;隋开皇农耕文明始设清源县,丞相杨素挥师讨逆扎营羊坊;当机立断李唐起兵父子同戈,安史之乱保家卫国村民集义;索氏父子建功后唐创业后晋,宋太宗祝捷大常僧施枣赏军;屠谷宝地山洞门开石破天惊,桃李青村洪钟远声姊呼妹应;金大定徐川镇设衙置徐沟县,秃姑姑张楚王村明武宗寻根;贯中出走浪迹天涯演绎三国,罗贤罗櫎入仕为官清风两袖;金戈铁马大顺军杀鬼村开戒,白须藜杖罗好人留村道规劝;明清风流才子歌吟徐沟八景,古代文人吏仕赞美清源河湖;撰史修志未详葡萄陈醋风物,求神祈福萌生背棍铁棍雏形;萍水相逢秦乔结义经商包头,背井离乡齐白分进关外口外;庄子村王将军赴剿台湾建功,高白村贾状元伴驾济南饮恨;苏雨亭五台山应试皇上奖赏,董广和戈壁路寻父孝心感天;苦心身张秀才八十岁受封赠,尽职责程知县三五年创佳绩;艳遇中隐学子缱绻天上人间,结社清泉诗人步韵一觞一咏;
  ……
  二
  作为外邑人,读《清徐史话》,先通读,以浏览清徐历史的全貌;又细读,品味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延绵;再精读,研究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每每阅读,都有新意;每每品读,都有滋味;每每精读,都有截获。美哉,《清徐史话》!妙哉,《清徐史话》!
  历史脉络清晰:《清徐史话》以时间为轴线,以地名为索引,把清徐的历史融入大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一幅幅历史画面在你面前徐徐展开,脉络清晰,雅俗共赏。先民创业,尧风流芳,狐突忠事,屠沟留名,中行献子,梗阳巫皋……,一桩桩清徐历史事件,成为了读者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历史事件考究:对发生在清徐境内的历史事件,作者没有照搬《县志》,而是从多种角度加以考证,提高了《清徐史话》的可信度和认知度。“王将军跨海建功台湾岛”一节,就是作者对清徐历史真实面貌的恢复,功不可没。一处处历史遗存,是散落在清徐大地的珍珠,每读《清徐史话》,都会萌动游览一番的欲念。
  文化底蕴深厚:清徐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植根在大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我赞叹清徐文化底蕴的同时得出的心得。《风流才子歌吟锦绣城,文人吏仕流连太汾画》一章,通过风流才子对清徐历史辉煌的赞美,把当年的清徐美景展现在纸上,使《清徐史话》有了立体感。清徐历史上形成的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是偶然的,是清徐文化底蕴的沉淀。
  传说史实相融:毫无疑问,“屠谷宝地”和“洪钟远声”是传说与史实相融的最佳一笔。你看那,屠谷崖壁,镌石为佛,万龛千窟;你听那,洪钟远声,铜钟“姐哟!”,铁钟“妹呀!”《清徐史话》颜色鲜艳,《清徐史话》生动活泼!
  三
  《清徐史话》是一颗璀璨明珠。是明珠,难免有瑕疵。写作风格不一:《清徐史话》的大部分章节用词恰当,惜字如金,琅琅上口。个别章节冗余累赘。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在一些章节中,大量引用当时的报道,别人的文章。引用固然没错,过多则滥。尤其是与自己写作风格不同的文章,引用一定要慎重。写作角度有异:《清徐史话》的大部分章节写作角度正确,用史学家的视野向读者描述清徐历史。个别章节置身其中,仿佛向读者讲述自己的遭遇。“我方”、“我军”、“我……”等用词实在是史话的大忌,会影响读者对《清徐史话》的可信度。
  拾遗补缺累赘:《清徐史话》的章回结构严谨,古韵习习。最后一章拾遗补缺,不论从章回结构上,还是写作风格上,都是对《清徐史话》整体的削弱。把其中的内容融入《清徐史话》的大结构中较为妥当。
  历史事件慎评: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我国的史学界均有主流见地。即便有争论,那也是史学家的事,《清徐史话》没有必要卷入其中,尤其是清徐近代和现代的重大事件。客观讲述事件,形象演绎历史,这才是《清徐史话》的宗旨。
  瑕疵不影响明珠的璀璨,《清徐史话》是一部好书。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