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千山万水” 仍需“跋山涉水” 问题导向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久久为功 作者:赵艳芝 时间:2019-08-02 次数:28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当前,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始终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你追我赶、争强比胜,串成一张生动的清徐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图。其中,精品村精雕细琢造亮点,示范村提高标准抓重点,达标村稳扎稳打攻难点。截至7月29日,全县共出动人力122950人次、机动车辆42980辆次、清理垃圾212606吨、清理河道沟渠2401处、清理畜禽粪污2742吨、清理小广告30493处、拆除违章建筑1317处、清理主要沿线广告牌2537个、清理乱堆乱放147005处、粉刷墙壁3868492平米、签订“门前三包”9962户。
  整治行动越往后,维护现有整治成果、防止整治成果反弹成为整治行动的关键所在。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既抓思想认识,又在建立和完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实功夫。
  一是筑牢根基,久久为功。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月攻坚”行动已接近尾声,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深知,这场整治战役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仍需“跋山涉水”。特别是从思想认识上牢固树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场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利民战役;是一场需持之以恒、狠抓贯彻落实的民生工程;是一场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新起点的连续行动。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筑牢思想根基,谨记“赶考”永远在路上,切实以实际行动强化为民担当、责任担当。
  二是因地建制,长效保持。各乡镇(街道)在“三月攻坚”整治行动推进过程中,根据各自辖区、各村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立足长远,逐步摸索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不断在加强监管和保护上下功夫。开展“造星”行动,通过评选“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张贴文明示范户评比卡等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开展“带头”示范引领活动,通过党组织带头、党员带头、村“两委”干部带头、机关干部带头等,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支持、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切实压实“门前三包”责任,建立督办台账。对责任落实不力的及时下达整改告知书,督促整改,必要时进行联合执法,持续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效果。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