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花甲之年,总得有个爱好,如唱歌、跳舞、种花、养鸟、收藏或旅游等。通过自己的喜好来调节心情,消除寂寞,进一步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健体的效果。
我是一个喜欢种花养草的人,但由于家里的客观原因与条件,好看贵重的花不适宜养,咱也就养不了,每年都以种植草花为主。我家的院子也比较大,除了种一些自己吃的蔬菜外,院子里到处是花:月季、木槿、凤仙、金针、石竹、矮牵牛、醉蝶花、苦菜花、夜开花、假龙头花、扫帚梅、蝴蝶梅、珍珠梅、五月菊、七月菊、九月菊、万寿菊、仙人掌、马齿苋等20余种。农家小院嫣红姹紫,各具韵致,争奇斗艳,靓影清芬简直就是一个小花园。
种花养草能激活暮岁朝气,焕发晚年精彩生活,是一则看不见,买不到能助人延年益寿的秘诀良方。多少年来我种花、养花、爱花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亲友邻里皆知的一个花迷。去了上海、宁波、厦门、太原等地我无心观看高楼大厦,也不想进繁华超市,只想去公园或植物园,那里的奇花异草,风情万种,真让人大开眼界,留恋忘返。
为抒发情怀,我想用诗词的形式来赞赏花的美丽与馨香,可是在诗词面前,我是个门外汉,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不懂得诗词还有什么格律要求,起初只会写段顺口溜来表达。后来女儿给我买了两本《诗词格律简捷入门》的书籍,通过学习,慢慢地才有了一些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为了学习,我还专门订阅了几年《清徐报》,特别关注喜欢该报周末版上发表的文章。《清徐老年》杂志创刊后,我有幸认识了石履山老师和王茂华老师,他们赠书画于我,这些资料无比珍贵,让我爱不释手,并从中受益匪浅,7年时间,我写赏花诗歌50余首,其中不少作品曾在《清徐报导》、《清徐老年》报刊上发表。作品能在报刊上发表,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鞭策与鼓励,这更加激发了我写稿投稿的积极性。
写作出于爱好,写作锻炼大脑,写作能陶冶情操,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作品质量略微上乘,可是没想到我一个知识浅簿,作品稚嫩的草根之人能与社会各界的文人名士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既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我的文学水准。在此我要对石履山老师,王茂华老师深表谢意,同时感谢《清徐报导》与《清徐老年》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文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