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畔 作者:锄禾 时间:2019-07-12 次数:15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5月,滇川大地鲜花盛开的时候,我与朋友驾车从丽江到泸沽湖。在这里,我醉了。这种陶醉,来自水云间静静地凝望,默默地发呆;来自充满神秘浪漫、诗情画意的遐想与思忆。天地悠悠,物我两忘,我仿佛寻找到了疲惫心灵可以休憩的港湾。
  滇川高原的明珠
  泸沽湖,是一处秘境之湖,隐于云南与四川交界的群山丛中,海拔约2690米,是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面积约5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3米,透明度高达11米。
  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周围青山相拥,湖水清澈湛蓝。东北方有肖家火山,西北有格姆山。湖东,有条山梁蜿蜒而下直插湖心,似苍龙俯卧湖中汲饮甘泉,形成湖中一个美丽的半岛。泸沽湖宛如一颗硕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祖国的西南部,那山水如画的旖旎风光,炊烟袅袅的农舍田园,千古遗风的母系氏族女儿国,给我带来了久久的回味。
  开车进入泸沽湖,引人注目的就是高耸入云的格姆山,它是泸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格姆的意思是高大的女子,摩梭人相信格姆女神主宰着庄稼和牲畜的丰收,也会让摩梭妇女们更加健康美丽,是摩梭人崇拜的格姆神山。
  相传泸沽湖一带早先没有山,而格姆女仙经常和众男山神夜里从北方飞来湖里洗澡,谈情说爱,雄鸡报晓时又飞回北方。某夜,众男山神等候了很久,格姆女仙姗姗来迟,他们正要嬉戏,雄鸡已经报晓,东方发白,他们飞不回去了。于是格姆便流落在泸沽湖畔,变成了现在的格姆女仙,众男仙则簇拥在她的周围,分别变成了哈瓦男山、则支男山、阿沙男山等。
  泸沽湖被当地摩梭人奉为“母亲湖”。湖畔分布着温泉村、小落水村、尼赛村、里格村和大落水村,这些村落是摩梭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这里所看到的、听到的是那么古朴,那么神奇,无论是成丁礼、摩梭花楼、祖母房,还是母系家庭、猪槽船、摩梭宗教,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是那么独特而富有特色。这里的故事、传说甚至神话充满神秘与浪漫,给人以遐想与回忆。我想起了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中“此心安处是吾乡”,赞叹的是柔奴女子的随遇而安、睿智豁达的境界。遥想当年摩梭人的先辈南下到此,虽然崇山峻岭、地处偏僻,倒也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此心安处是吾乡”,便在这里生根繁衍。
  摩梭人的传统服装与纳西族接近。摩梭女子穿着多为布袍,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上加坎肩、背披“羊披”,下着筒状长裙。头戴交缠式布包头,双耳戴金银铜质耳环,胸前佩戴双须银链,手上多戴玉石、象牙、金银戒指。走起路来长裙摇曳摆动,美观大方。成年男子头戴宽边呢毡帽,上穿金边大襟短衣,系红花腰带,配腰刀。下穿宽脚长裤、长筒皮靴,裤脚折放在靴筒内。走起路来显得精神抖擞,潇洒利落。当然,这些传统服饰只能在重大节日和各种演出时看到,平时的穿着已经与内地人差别不大了。
  到泸沽湖不得不提这里的小岛,宁蒗一侧的黑瓦吾岛、里无比岛和里格岛最具观赏价值,被誉为“蓬莱三岛”。黑瓦吾岛位于湖中心,岛高30多米,筑有围墙和有炮眼的瞭望塔,可防卫来犯盗匪的袭击。岛上树木葱茏,百鸟群集,是南来北往的候鸟、野鸭的栖息之处,也是昔日永宁土司阿云山总管的水上行宫,美国学者洛克曾旅居于此。
  独特的摩梭人
  传说纳西人在南下的途中,其中一个分支走到泸沽湖畔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他们被称为“摩梭人”。摩梭人以农业为主,有语言、没有文字,人口约三万。令人惊奇的是,摩梭人至今依然保持着母系社会的生存状态。这种社会状态的传承和母系氏族的繁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思想,渲染了这里的山、水、树木、草滩等自然景观,形成了摩梭人独特的母系氏族文化、民俗、历史。
  湖边的居民主要是摩梭人,时至今日仍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即“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习俗。摩梭人家庭中没有父亲和丈夫,以年长或能干的女性为一家之主,遵循母系血统原则,兄弟姐妹及姐妹的孩子终生生活在一起,保持着纯粹的母系血缘关系。
  摩梭人的传统观念中没有属于个人的财产,所有财富日积月累,世代相传,始终属于家庭所有,不存在财产继承的问题,使得母系大家族的成员不会因为财产问题而发生纠纷。母性的光辉映照出温良朴实的民风,滋润着氏族成员的心灵,传承给一代又一代摩梭人。
  这种古老的婚姻习俗在现代法治社会如何生存?我坐在猪槽船上与50多岁的女船工聊天,她说:“丈夫是乡里干部,带头领了结婚证,但形式上还是走婚,年轻时夜里相聚多,白天见面少。现在上了年纪,倒过来了。”
  在女神湾,我与客栈老板攀谈,老板营业十多年,熟知当地情况。他说:“这里经常宣传《婚姻法》,泸沽湖与云南、四川通了公路,建了机场。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早已普及,摩梭人和内地人交往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往外跑,没有户口、身份证,寸步难行。”我想,时代的变迁,法治的进步,使古老的摩梭人母系氏族婚姻制度发生着变化。尽管在形式上依旧存在走婚,但依法按规定登记办证已被人们接受。
  心灵休憩的港湾
  泸沽湖是个养神休心的好地方,我在泸沽湖一住就是3天,更多的时间,就是在湖边散步、凝望、发呆。
  我们住在里格半岛一客栈,二楼阳台上可供人们饮茶、聊天,眺望不远处的湖水。一路旅途疲倦了,我靠着椅子,喝着茶,看着远处的山水。起风了,乌云在天上翻滚,不停地下压。先是一道道闪电,继而传来轰轰的雷鸣。燕子飞到房檐下,不知钻到哪里去了。下雨了,风携着雨,雷催着雨,纷纷扬扬地洒向地面,雨点打在石板地上啪啪地响。我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雨滴,听着雨声,什么也不想,竟然过了半个多小时。当我回过神来,恍如隔世,一种少有的宁静、恬淡,让心灵趋于平和。
  洼夸湖湾,泸沽湖优美的湖湾之一。这里的空气真好,有遍地花开的淡淡香味和湖水的湿气,我深深地吸气,仿佛可以洗洗肺里雾霾天气沉积的粉尘。站在洼夸码头,浓云密布,水平如镜。远处的女神山、湖中小岛若隐若现,水面倒映着云层,云层紧贴着水面。抛开方位感觉,让人几乎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大家逐个站在码头留影,好一幅水天一色,天人合一的场景。因背景较亮,人像成了淡淡的剪影,这样的照片意境在于:水天苍茫中,虽然别人不知道这是谁,但自己知道,那就是我。
  在女神湾,数十条色彩不一的猪槽船,不是停靠岸边,而是随意漂浮在水中,点缀了景致,构成了赏心悦目的画面。云层低垂,有明有暗,倒映在水面上也是明暗交替。此时的三维空间,只剩下天空的云层,水面倒映的云朵和漂浮在水中的小船。多么纯洁的画面,多么和谐的水云,多么令人向往的场景,我给这起名:“水云间”。
  进入了雨季,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打着伞,一人独自站在里格半岛的码头上。雨水滴在湖面,弹起,落下,形成一圈涟漪;接着又有雨水滴下,弹起,又落下,一圈圈、一层层涟漪铺满湖面。雨把天空和水面连在一起,雨蒙蒙,水茫茫,青山环抱湖水,湖岸曲折多湾,一条条小船静静地停靠在港湾。
  我醉了,是陶醉。这种陶醉,来自水云间静静地凝望,默默地发呆;来自充满神秘浪漫、诗情画意的遐想与思忆。天地悠悠,物我两忘,我仿佛寻找到了疲惫心灵可以休憩的港湾。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