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行之革命篇 作者:杨晓霖 时间:2019-07-08 次数:48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驱散中国上空的阴霾,打造自由光明的新天地,凭借非凡的智慧、超群的胆略、豪迈的斗志,在赣鄱大地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国现代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在安源形成,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南昌诞生,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创建,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所以说,江西是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的发祥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是红色摇篮,而江西省省会——南昌,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既然来到南昌这座英雄城,来一场革命圣地的朝觐之旅是必不可少的,倒也不是赶什么最近兴起的红色旅游的潮流,也无需带着往常参观博物馆时猎奇的眼光和心思,只想用一颗感恩与虔诚的心去学习革命历史和缅怀革命烈士。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被誉为中国军史第一馆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中山路,从酒店步行过去15分钟,还没到纪念馆,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的灰色五层大楼已闯入眼帘。大楼坐南朝北,宏大排场,中西合璧,西式窗户大而注重艺术性,尤其是楼房主立面门窗上整齐的拱形水泥浮雕花饰,精致而富有韵味,一看这楼就大有来头。果不其然,大楼原为1924年落成的江西大旅社,是当时南昌的地标式高层建筑,首屈一指的豪华旅社,当时南昌城内的大去处,也是江西民国时期的三大建筑之一。然而90多年前,当时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正在这里酝酿。1927年7月下旬,贺龙领导的起义部队到达南昌,包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遗憾的是大楼正在施工修葺,不能近前参观。
  可以参观的是近年新建的二层陈列大楼。大楼前的一组人物雕塑,中间为周恩来,两边为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雄姿英发,神采飞扬,起义时最年轻的周恩来只有29岁,年纪最大的朱德也不过41岁,真是少年英雄,天之骄子。雕塑名为《一代英豪》,1997年由著名雕塑家陈允贤创作。
  步入陈列大楼,序厅中央挺立着一杆步枪,近前细看,原来是一只粗糙而强劲有力的大手穿透崩裂的石块,食指紧扣汉阳造步枪扳机,时间指向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雕塑名为《石破天惊》,也称《第一枪》,步枪后面是鲜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旗两旁为准备起义、民众支援、打响第一枪、欢庆起义胜利、南征下广东和会师井冈山六大主题内容的浮雕。
  由序厅步入展厅,展览以“南昌起义伟大开端”为主题,分为“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群英耀中华”六个部分。二楼另设专题展“光辉历程强军伟业”。展品有当年起义用过的刀枪弹药、望远镜、衣物等。
  最珍贵的藏品是起义时朱德用过的手枪和贺龙用过的怀表,朱德的手枪上还刻着两列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展品中还有许多历史照片、文件和信件,这些珍贵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展现了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虽然对绝大多数物件只能匆匆一瞥,很少有耐心和精力仔细端详,但从中还是可以品味到老一辈领导人和英雄们身上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优秀品质,比如对信仰的执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敢为天下先的雄才胆略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我们还瞻仰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当从中山路走上过街天桥时,我们已看到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巍然矗立在八一广场南端,越走近它,就越能感受到它的庄严和凝重,也越能感受到它的雄伟挺拔和作为南昌市的精神坐标对于民众的感召力量。
  纪念塔是1977年为纪念“八一”起义50周年而建的,通高53.6米,由台基、塔座、塔身、塔顶组成。我们走过去迎面看到的是它的正北面,坚实的台基与高的塔身和尖的塔顶,比例协调优美,造型简洁明快。叶剑英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匀称地排布在塔身上,塔尖直插云霄。
  走近细看,塔顶原来是一杆直立的花岗石雕汉阳造步枪,塔尖是步枪前端的刺刀。这个设计真好,既有画面感,寓意又深刻,纪念南昌起义没有比“第一枪”更切合主题的了。
  我一边赞叹着这个设计,一边转向纪念塔的另一面,这中间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两句话,一句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另一句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其实也就几秒钟的事,还没理清为什么是这两句,我已经看到了更令我赞叹的画面——西面的塔顶是一面鲜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这个“步枪+军旗”的设计真是绝妙到了完美。我们不妨给这个绝妙的设计来个特写:汉阳造步枪做的旗杆直指苍穹,鲜红的八一军旗在英雄城上空迎风招展、高高飘扬。
  纪念塔的东、西两面是对称设计的,塔顶都是军旗,起先我以为军旗的红色是染上去的,实际不是,那是红色的花岗岩。塔身分别是青松和井冈杜鹃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青松和杜鹃也是绝妙的搭配,一个是永褒青春的绿,一个是鲜艳如血的红。塔座正北面镌刻着“八一南昌起义简介”碑文,其它三面为“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浮雕,这几个词也是老面孔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的浮雕也是这个内容。
  纪念塔的东北侧,汉白玉镌刻着江泽民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突出了南昌在中国革命和创建人民军队中的特殊历史地位。
  八一广场上还有许多纪念性质的雕刻,比如军史浮雕、军史石刻等,目的在于叫我们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历史。其实南昌城内还有不少带“八一”的建筑或场所,像八一大桥、八一公园、八一大道、八一礼堂,也有企业和人名带“八一”的,英雄城的人们以此铭记那段光辉的历史,用革命先辈创造的精神财富建设幸福家园。
  最后说一下八一精神吧,“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16个字,牢记!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