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是三十年农技事业的奋斗者,是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追梦者。
他叫武学斌,1971年11月生,清徐县孟封镇新营村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现任太原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太原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清徐县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县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参加工作三十年来,他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三农”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自己的执着、坚毅、认真,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长期服务“三农”工作中,自己也不断磨砺,不断成长,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到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直到农业系统最高职称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不辞辛劳地为清徐农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30年坚持学习为农业境界常新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武学斌已在农业战线上热心服务了30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0年工作生涯,武学斌深知干好工作靠本领,增强本领靠学习,学习重要无比。为了不断更新农业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武学斌始终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向时代学习。
他虚怀若谷、勤奋好学,积极向省、市、县专家及田间老农学习,请教农业相关知识;他求知若渴、满怀激情,踊跃参加各类进修学习培训;他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他深知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符合时代要求的农业人才,新时代的农业人要有更高的业务理论水平,更精湛的业务技能,更广博的社会知识,为此,他不断充电,通过长期订阅农业科技通讯、农业技术与装备、山西农民报等报刊杂志、广泛浏览阅读农业科技业务网站等方式,全面学习、系统学习、深入学习,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进而调整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武学斌的学习境界常新常兴,通过系统的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自己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为三农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
理论学习最后都将用来指导实践。武学斌农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愈来愈强。他先后主持参加过多次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将所学知识无私奉献;麦茬西葫芦无公害高产栽培、高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项目先后获得山西省科技厅农村承包技术一等、二等、三等奖。他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全心全意服务三农工作,为我县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他现在每天仍然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天天浏览学习农技推广APP农业新技术,积极参加中国知网举办的“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竞赛,并在活动中提供学习交流案例50余件,登陆书屋2000余次,下载网络文章500多篇,浏览文章1500多次,最终获得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五星级特等奖会员。在活动中认真学习,吸取精华,务实求真,提高自己,默默奉献所学知识,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30年勤恳工作为农业无私奉献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武学斌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深知发展农业对于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深知农民朋友对农业知识、农业科学技术的渴求。
他以“干一行,爱一行”为工作准则,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想农户之所想,急农户之所急,及时掌握农情动态,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保护农业健康发展,减少农户不必要的损失,做农民朋友的贴心技术指导员。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武学斌积极推广新肥料、新品种、新技术,为助农增收做贡献。测土配方施肥是国家的一项惠农工程,为把这项工作做好,武学斌与同事们认真研讨上级精神,制定详细落实措施。针对不同农作物,编制培训教材和宣传挂图,采取音像资料流动宣传播放、专家进村入户、田间地头指导、教室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在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增收节支、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传授合理施肥技术和识别真假肥料常识,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次,扩大了科学施肥的社会影响,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自觉行动。几年来,武学斌已跑遍全县9个乡镇的大部分村庄,采集土样9500余份,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0万亩次。为营造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良好社会氛围,改变我县农民传统施肥习惯,树立科学施肥理念,做出了积极贡献。
武学斌始终坚守一种信念,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田间地头,酷日风雨,是农技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2008年5月中下旬,我县玉米出苗后3-5片叶时,全县28万亩玉米受到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小地老虎危害。为迅速减缓灾情,武学斌同全体农业技术人员,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天天早出晚归,指导农民采取化学、物理、生物防治,结合人工捕捉同措并举的方式,积极消灭小地老虎。在他的指导下,大家群防群治、群策群力,极大地减轻了小地老虎对玉米幼苗的侵袭。
2010年7月15日傍晚的一场特大暴雨冰雹,对我县西谷、王答、孟封、徐沟等乡镇即将抽雄的玉米造成了严重危害。几万亩玉米叶片成条缕状,满目全是受损的玉米,如不及时管理,将会造成严重减产。为此,武学斌和同事们连夜翻书本、上网查对策、请教上级技术部门,在第二天上班前,迅速提出解决办法、补救措施、印好资料,指导灾区农民及时中耕疏松土壤,降低田间湿度,追施尿素,促进叶片生长,喷打甲基托布津预防病害,为玉米灾后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最终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014年5月4号夜间,一场冷空气袭来,全县早春露地蔬菜及刚出土的玉米苗受到晚霜危害。5号一早,武学斌及时与同事们下乡了解灾情,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管理措施。受灾严重的移栽补种;受灾轻的,将冻坏的叶子剪掉,促进新叶生长,同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以促使玉米快速恢复生长。
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及时果断地指导处理农业灾害灾情,让武学斌倍感农技员责任重大,他深知服务“三农”来不得半点拖沓、半点虚假,要辛勤耕耘、更要无私奉献。
30年砥砺前行为农业硕果累累
武学斌以扎实的农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踏实的工作作风,毫无怨言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不论春耕备耕生产期间,还是作物播种阶段、生长季节、收获季节,或是出现重大自然灾害、病虫发生期间,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指导服务,为作物生长、灾害恢复,提供及时合理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措施。历经三十年,武学斌从不失农家子弟本色,从不怨天尤人,他用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初心,凭借着一步步踏实的脚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服务于“三农”,为“三农”服务,用实际行动和辛勤的汗水在清徐的大地上绘就出了农业技术推广员勤劳忙碌的身影,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武学斌在取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资格后,更是积极响应省、市、县农业部门的号召,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农业工程建设、重大农业技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挽救自然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荣获太原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清徐县土肥站和本人连续多次获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山西省农业厅组织的全省农业综合执法知识考试和技能竞赛中代表太原队分别荣获二等奖;2014年12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的“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称号;2015年11月山西省委组织部、山西人力资源保障厅授予“山西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016年在由山西省农业厅组织的全省农业综合执法技能知识考试中代表太原队荣获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2019年3月山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组授予“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光荣称号。
服务农业三十载,满怀深情在农村。武学斌,作为一名平凡的农业工作者,没有迷人的彩霞,没有灿烂的鲜花,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
改革创新天地广,奋发有为正当时。作为一名农技员,武学斌立足本专业,搞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不断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抒写着壮丽的农业发展蓝图,用自己的勤劳汗水浇灌出灿烂的农业之花,为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再铸辉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实现着更高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