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终有成 作者:清风 时间:2019-06-24 次数:41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下面这些事例,乃古今中外不忘初心之经典,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现在双手捧出来,越读越觉得历久弥新,总在眼前熠熠闪光。滚动的车轮在飞奔,可不管昨天、今天还是久远的将来,这些不忘初心之典范,都值得我们时刻去牢记。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在吴王面前为奴三年,尝尽屈辱,受尽磨难。越王勾践有幸回国后,放弃舒适的王宫,搬进破旧的马厩中居住。他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拴着苦胆,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勾践始终不忘报国雪耻之初心,二十年来苦心励志,始终如一,以超人的意志发愤图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举雄兵3万,大败有5万兵马的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亡。越王勾践二十年来不忘初心,卧薪尝胆,厉兵秣马,终成霸业,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
  西汉司马迁,二十岁开始,游历祖国各地,在民间考察收集大量历史资料,在父亲的鼓励下,准备完成编撰历史的计划。父亲去世不久,司马迁蒙冤入狱,身受宫刑,身心受到无情的摧残。但司马迁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想起父亲要求他编撰历史的遗愿,立志写成一部史无前例的史书。司马迁受宫刑后,在漫长的18年期间,时刻初心不改,忍辱负重,发奋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编撰。这部伟大著作,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共3000年的历史,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巨著。
  虎门销烟英雄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因清政府畏敌求和,1840年9月被革职,成了清政府的“替罪羊”。留粤备查期间,林则徐仍勘察要隘,筹募壮勇,守卫广州。被贬发往新疆伊犁后,林则徐不忘百姓疾苦,体察民情,兴办水利,垦荒屯田,造福于民。数年后,清政府又把林则徐贬到素有“火州”之称的吐鲁番,此时林则徐已年迈体弱,但他一心为民,始终不忘初心,四处奔波,为百姓寻找水源,终获成功。林则徐还把江南先进的纺织技术,推广到新疆。林则徐一次次被贬,仍初心不改,保持为民本色,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称颂。
  无论是忍辱负重的勾践、身受宫刑的司马迁,还是一心为民的林则徐,他们都在紧要的时刻,咬紧牙关,不忘初心,顽强坚守,演绎了绚丽的人生!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