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 时间:2012-06-24 次数:18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筑牢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第22个全国"土地日"致辞
  副县长许国平
  
  同志们:
  今年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工作在全县国土资源管理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一贯关心支持我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当前,狠抓耕地保护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是做好相关规划衔接,发挥土地规划龙头作用。各类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规划,必须符合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需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二是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保护耕地最要紧的是保护基本农田。要守住耕地这条"红线",就必须切实做到基本农田面积不减、用途不变和质量不降低。首先,面积不能减。要围绕36.27万亩基本农田这个"底线",不折不扣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特别是要把基本农田落实到每一个地块和农户。基本农田任何人和单位不得随意调整和占用。其次,用途不能变。基本农田必须用于农作物生产,严禁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里开挖鱼塘、种树以及其他毁坏耕作层的活动。第三,质量不能降。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多用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保持和培肥地力,切实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要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按程序严格审批,并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现象发生。
  三是认真执行国土资源法规政策,严厉查处破坏耕地行为。近年来,我县结合国家土地政策,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问题依然存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守耕地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到依法管地用地。国土部门要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审批土地,不得违反规定化整为零,违规操作。要严肃查处各种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对非法占用的土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该收回的要收回,该复耕的要复耕;对违法占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绝不能随意停留在交罚款、补办手续上。
  四是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确保考核到位。要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按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定期公布,对认真履行责任目标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有条件的,在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耕地保护资金时予以倾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要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与领导班子绩效评价相挂钩,并以此作为评价干部和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要重点检查所在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否落实,土地违法现象是否得到有效遏制,因土地问题引发的信访案件是否明显减少。
  五是要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加快集义乡、徐沟镇5万亩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项目和集义乡小王村、姚家堡村市级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进度,按时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要加快推进《清徐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编制工作,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加大耕地开发力度,落实开发造地1500亩的目标任务,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要加大国土资源执法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体系和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全力开创更加规范和谐的执法监管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维系着国之命脉、民之根本,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虽然全国"土地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索却贯穿着每一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握主导,用心做事,力戒浮躁,夯实基础,拓展成效,让土地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加快我县实现"建设一流的都市南部新区、新兴产业基地,三年再造一个新清徐,五年实现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动服务规范管理为推进清徐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
  
  
  
  ◆国土部领导现场督查卫片执法
  
  2012年,清徐县国土局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这条"主线",以"国土资源管理创新年"为契机,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抓项目,重服务。提出争取指标、用足指标、力争调剂指标的目标;开展了存量建设用地大调查,试行土地"征转分离"机制。提前介入,以"项目落地年"为着力点,召开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座谈会,了解企业所需、所求,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北营项目区工作进度。目前,已审核整理上报省厅2个用地批次,总面积139.2982公顷,涉及省、市、县重点项目24个。2011年上报的6个用地批次已全部获省政府批准,总面积242.2676公顷,涉及项目24个;1个村镇用地批次已获批准,面积8.1476公顷。
  维权益,重民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地质灾害隐患早发现、早监测,险情早报告、早处置。切实推进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报批进度,确保做到"应保尽保"。带着感情做好信访工作,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所,大事不出局,难事不出县,群众息诉罢访。
  强作风,重效能。以"扩权强县"试点改革为契机,积极主动加强与省厅、市局对接、联系,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审批环境。积极参加"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主动开门纳谏,及时了解群众的关切点、诉求点,制定措施进行整改。开展了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和"三个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打造一流的国土资源团队,用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土地储备力度为全县经济发展搞好服务
  
  
  
  ◆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现场宣传咨询活动
  
  土地储备是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在批准权限范围内,对通过收回、收购、征用或其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进行储存或前期开发整理,并向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的行为。其主要作用是顺应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用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土地市场,使土地资源尽可能大的发挥效用。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清徐县融入太原都市核心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对建设一流都市南部新区、新兴产业基地,三年再造一个新清徐,五年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乃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至关重要。为了实施"项目落地年",加强土地储备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清徐县土地储备实施办法》为全县城镇建设、经济建设等提供用地保障。加快全县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进程。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2012年全县经济工作的要求以及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现实情况,2012年土地储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抓住"扩权强县"试点县的有利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灵活的体制、更加规范的程序、更加丰富的融资经营方式,切实做好土地储备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原则。坚持土地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政府对建设用地集中统一供应;二是统一管理原则。土地储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收购、统一拆迁、统一出让、统一资金管理;三是公开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政策,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确保土地使用权交易公开、公平和公正;四是长效利用原则。有效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实现土地资产价值,努力提高土地资产利用效率,满足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2012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布署和县城发展需求,截止目前,已征收储备土地15宗,土地面积为2863.803亩,保障了高花变电站、水塔、柴林、亚鑫、公安局指挥中心等项目用地需求。
  随着土地储备工作的加强,其在调控土地市场、维护群众利益、服务社会效益等方面作用显著加强。既保证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和县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的用地需求,也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第2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和口号
  
  
  
  ■孟封项目区现状
  一、宣传主题: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宣传口号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3.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4.建良田保增产,促发展惠民生
  5.整治一方地,造福万家人
  6.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7.加快土地复垦,改善生态环境
  8.加强土地整治总体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9.人多地少是国情,节约集约要先行
  10.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11.依法用地促节约,严守红线惠民生
  12.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3.节约集约用地,造福子孙后代
  14.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建设美好新农村
  15.加强土地产权管理,维护公众合法权益
  16.产权要明晰,土地先登记
  17.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8.以依法用地为荣,以违法占地为耻
  19.破坏耕地就是犯罪
  20.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确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促进县域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执法人员在现场制止违法占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上的落实,是城乡建设和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从上到下分为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县乡规划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县乡级规划必须强调落实性
  在我国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中,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落实性、实施性、可操作性规划。县、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模等各项控制性指标,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划定好土地用途区。因此,县乡级规划修编的重点在于落实各项规划指标的定性、定量、定位、定序,在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层面上确定各类用地的类型、规模、范围和时序。具体措施就是通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边界与各类土地用途分区来统筹安排各类用地,控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用。
  县乡级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管理型规划,在上级规划与下级规划之间主导性地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县级规划确定规划主要目标,分解重要控制性用地指标后,乡级规划应按县级规划的要求,将各类指标以用途管制区的形式落实到1:1万的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图上,合理划定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分解土地规划控制指标,并将耕地和基本农田、城镇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规模落实到具体地块,做到文本、数据、图件、数据库相一致。经批准的新一轮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做为土地管理各项相关工作的依据。因此可操作性对县乡级规划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此次规划修编的任务能否完成,还关系到今后规划期内的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
  县乡级规划重在协调供需矛盾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原本已经明显的人地矛盾也日趋凸显。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历来是自上而下控制,层层分解下达,落实到基层的县乡级规划各项指标都已经十分紧张,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用地规模与布局、各项规划之间的用地矛盾尤其突出。县乡级规划修编时如何因地制宜,统筹各类各区域用地,既落实上级下达的规划任务,又能协调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是一个困境和具有挑战意义的命题。
  
  用卫片监管土地用法律制约行为
  
  
  
  ■新建防渗渠施工现场
  
  卫片就是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制作的叠加监测信息及有关要素后形成的专题影像图片。卫星遥感仪器可以全天候、全覆盖地对地球表面进行不间断的监测扫描,形成的图片形象直观、覆盖范围大、真实性强,对土地利用情况一目了然,对违法用地看得清找得准,更可以全方位、最大限度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特别是能够及时了现因执法监察工作不到位面而隐漏的土地违法行为和因交通不便不易通过巡查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逐渐形成了国土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监管体系,完善了"批、供、用、补、查"综合信息监管平台。
  2012年,在上级部门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从年初开始全力以赴开展第十二次卫片执法整改,对需拆除、清理的图斑由乡镇组织及时进行了拆除、清理,对涉及违法的图斑进行立案查处。通过卫片执法检查及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全县用地秩序明显好转,依法、依规用地观念深入人心,一种全新的用地管理模式正在形成。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