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是星期六,我有幸跟随县老年读书会樊济龙、戴受轩二位赴省煤炭交易中心,听了学者余秋雨先生讲学。他讲的题目是《最精简的中国文化素养》。
他虽年过花甲,渐近古稀却精神矍铄、感情丰富、精力充沛,讲起话来声情并茂。他批评当今文化界把中国文化、国学搞得太复杂,太庞大,太臃肿。他说,当今中国文化急需减肥,急需瘦身,他讲演的题目《最精简的中国文化素养》就包含这个意思。
中国文化素养不是背几百首古诗,不是去研究书法,也不是去研究京剧、武术、气功、中医、古典建筑、汉字……
这观点,确实不同凡响,异乎他人的观点,听者为之惊叹。余先生独辟蹊径、侃侃而谈:“无问乾坤明大德,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核心。”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格理想,是君子怀德;西方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圣徒是骑士;佛家的理想是做觉者成方丈成菩提,道家的理想是做真人修正果,余先生接着说,那么什么是君子呢?儒家对君子没有严格的明确的定义,儒家对君子的要求是切割法。儒家要求人做君子不做小人。君子的对立面是小人。首先,君子怀德,君子必须是有德之人。大家大户,选择女婿儿媳,首选之人是有德者,而不是才、不是貌,这是中华民俗都明了的。
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孟子曰,君子与人为善;俗语曰,高人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不争,小人不让;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君子和气,小人斗气;君子助人,小人伤人;君子有礼,小人失礼;君子不耻下问,小人自大自傲。这不是明白的告诉人们,怎样做一个君子不做小人吗。
余秋雨先生虔诚地昭告世人,我死之后,有人在我的墓碑上写上“一个平凡的君子安息于此,足矣。”他告诫世人,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一肚子诗书的小人实在不少,是他们害的世界不得安宁。余秋雨先生还阐释了佛家、道家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他说,我们中国文化是道法自然的农耕文化。最后说明了山西文化、晋商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与山西的浓厚情怀。
他写过一篇题为《愧对山西》的文章,这次的演讲,也是对山西的感恩和报答。近两小时的演讲可谓字字珠玑,口吐金玉。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与高度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