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增活力 奋发有为再扬帆
——关于我县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及思考
作者:霍海俊 时间:2019-03-15 次数:171 语音阅读:
开栏语
开启新征程,献上金点子。
当前,全县上下正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聚焦“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为打造城郊农业示范区、能源革命新样板和休闲宜居目的地“三大支撑”,实现“两年形成特色”目标,加快推进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建设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开启新征程的清徐,需要广纳睿智之言、寻求务实之策,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实现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开放再提质、工作再抓实。为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一起参加大讨论,共同实践奋发有为,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即日起,本报特开设“改革创新大家谈”栏目。建议征集从即日起至4月底结束。“金点子”请传至:qxrbs@163.com邮箱或寄至山西太原市清徐县美锦北大街118号清徐报社(030400)。
本期,将为大家推送的是我县霍海俊为大讨论献上的“金点子”《关于我县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及思考》,期待更多关心关注支持清徐发展的有识之士,围绕改革创新、能源革命、转型开放、生态环保、民生改善、文明创建等内容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大讨论火热展开,成为清徐2019年经济发展的强劲东风。
清徐,已在“一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迈出了坚实的又一步。
作为三晋文化水镇,清徐确也名副其实。于文化方面,古有文学大师罗贯中,今有国画大师马泉,且有著名科学家罗灵爱……于水系方面,雄踞吕梁中隐山脉,间有流泉自涌,淤成东湖、清泉湖、清泉西湖,实为华北罕见泉城之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徐的经济发展一直勇立潮头。
改革开放以前,清徐的产品在全国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譬如,东湖牌老陈醋,东湖牌奶粉,锦杯啤酒以及清徐露酒厂的系列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东湖”、“水塔”、“紫林”等老陈醋市场份额逐年加大,享有驰名品牌的美誉度。
时光的脚步迈入了2019年的春天。正是这美丽的春天,赋予了我们一份责任,一份激情,一份期盼。
在有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六点建议和思考。
一、打开思想枷锁
思想是我们立足于天地之间的生命线。思想可分为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科技思想、文化思想、创新思想等等。当政治思想确定以后,则需要解放其他思想之枷锁。常言所讲的经济头脑,正是经济思想的具体表现。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要大力解放经济、科技、文化、创新的思想。
解放思想的及时提出,是当今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奋发有为的立足点在于思想的动力。它能激发创新能力,同时,也会打开新的通道,从而改变经济思想——在法律的红线之内,先行先试。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未来的经济一定是绿色、环保、智能化。
清徐必定如是!
记得1978年郭沫若发表《科学的春天》演讲辞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当时,我们一致认为,科学的春天到了。
现在,我们坚定地认为,经济的春天到了!
二、培育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的改善,是人的因素长时间作用的结果,也是综合素质提高的体现。
人文环境是一种软实力,可以决定我们的未来。
清徐之所以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主要得益于人才的兴盛,文化教育的繁荣。
人才辈出的盛景,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文化,具有内在的魅力,富有精气神的特征。
于教育方面,清徐中学,徐沟中学已呈欣欣向荣之势。
于文学方面,常箴吾,高中昌等人已成业界翘楚。
于绘画领域,科研领域,政治领域,军事领域,清徐的人才亦如井喷。
近悉,山西大学附中将落户于清徐。太原市优质中学排名前四的学校是山西大学附中、十中、五中,外国语学校。
山西大学附中的落地,必将推动清徐人文环境的大力提升。诚然,这也是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
清徐,正是有了这么好的人文环境,才有了如椽之笔,去描绘美好的明天。
三、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结果,生态环境的优劣决定着经济走向。
从清徐的历史来看,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在这块热土上,盛产着糖分适中,口感上乘的葡萄,酿造着酸甜绵软的老陈醋。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从大同到运城迅速走上了以煤为主的发展道路。清徐县也不例外,由此带来的是粗放式经营、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状况。
值得庆幸的是,清徐的葡萄种植面积、产量仍然占据市场较大的份额。老陈醋生产领域在“东湖”、“水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紫林”、“来福”等驰名品牌。
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艰巨任务之一,由此才能逐步打造“太原客厅花园”。
太原的城市客厅定位是晋阳湖。那么,要想成为晋阳湖的花园,则需要依据清徐的三大品牌,一是水资源,二是葡萄,三是老陈醋。
清徐的水资源分为两个部分:西边山泉水,汾河之水。
1、西边山泉水
清徐县城之西有白石河呈扇积形流下,经年累月渗入地下,形成了水源甘甜的韵味。
西边山泉水的自然喷涌,形成了一城三湖的特点——县城、东湖、清泉湖,清泉西湖。
这在十年九旱的华北较为少见,同时证明了清徐地下水资源的丰盈。
儿时家门口溪水淙淙流过,“稻菽千重浪”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有了丰富的水资源,加上地理、气候、土壤、光照等自然因素,形成了江南水乡风光。
正是这西边山的泉水,才能种植出具有别样清香的葡萄,才能酿造出具有独特风味的老陈醋。
东湖、清泉湖、清泉西湖,荡漾着清徐人的不朽才华。
东湖,是驰名品牌“东湖”牌老陈醋,“水塔”牌老陈醋的取名发源地,由此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
遗憾的是,葡萄领域的驰名品牌尚未呈现。
“清泉湖”,可成为葡萄龙头企业的商标,或可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商标。
2、汾河之水
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孕育了厚重的历史与星河灿烂的文化。
汾河,凝聚了一份勤劳,一份朴实,一份襟怀,一份智慧,从从容容地走在了2019年的时光里。
近年来,省、市加大了对汾河的治理力度,效果十分显著。滨河西路延伸到清徐,就是最好的证明。
太原作为省会城市,由于人口、面积、经济总量的限制,加快扩容提质,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汾河的流经区域可以发现,清徐是太原未来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汾河进入太原市区,河东依次是尖草坪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河西依次是万柏林区,晋源区。到了清徐境内,河东,河西都属一个行政领域。
这就为太原市的纵横捭阖发展,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蓝图。同时,为太原市的扩容开启了一道崭新的大门,而且是南大门!
清徐的最大亮点是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了水,则充满了灵气。一个处处洋溢着灵气的地方,塑造“太原客厅花园”应该为期不远。
汾河,哺育了清徐35万人民,于历史的重要节点,开启了新的篇章!
四、构建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空间、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集中,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如何在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迅速适应城市经济,这确实是需要思考的一个崭新课题。
城市经济区别于农村经济,于清徐,将会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清徐有着深刻的感受,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的经济质量,特别是医疗、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设施的投入。
由县而区,清徐就会融入太原城市经济的范畴,从规划到兴建、改造公共设施,从投资到融资发展二、三产业。
清徐,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的兴起,离不开清徐自身所拥有的三大特色:水资源,葡萄,老陈醋。
在这三大品牌里,水资源最为重要。一城三湖(东湖,清泉湖,清泉西湖),汾河之水,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以湖为依托,打造水上乐园,形成山光丽影之状。以汾河为中心,营建观光旅游带,兴建一座新颖别样的文化景观桥,桥(路)两侧雕塑文学大师罗贯中以及《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与市区的通达桥、十号线桥相互媲美,真正形成一水中分的城市载体。
据悉,太原市区的北中环桥至十号线桥拟实施亮化工程。如能与清徐未来的文化景观桥相连,则会真正体现出“唐风晋韵”的独特魅力!
同时,以潇河新区为依托,兴建徐沟、王答文化教育园区,连通汾河景观桥,打造一条文化主轴线。
在这条文化主轴线上,可以尽情地用水书写,用葡萄描绘,用老陈醋造就属于我们的风采!
其次,是葡萄。葡萄始于汉朝,种植于县城西边山一带,具有皮薄、糖分适中的特点,为中国四大葡萄产地之一。
历经许多时光,如今种植达数万亩,遍野于山壑间,形成了清徐独有的特色——葡峰山庄。
葡峰山庄的规模尚需扩展,品种的数量、质量再上一个档次,从而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目前,太原市委、市政府正在着手申报以晋阳湖、晋祠为主要景点的五A级景区。
这,对于清徐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应该以葡峰山庄“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特征,主动融入。
再次,是老陈醋。清徐的老陈醋能够从山西老陈醋诸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源于水质、光照、原料、技术等因素,世称正宗产地。“东湖”、“水塔”、“紫林”、“来福”老陈醋占据了全国市场半壁江山。“水塔”、“紫林”如能上市,则会带动的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以“水塔”为基地,兴建“醋都小镇”,既符合清徐的整体特色,又符合企业自身的特色。以“水塔”驰名品牌带动、振兴旅游、休闲服务业的发展是清徐最为适宜走的方向。
清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则会在城市经济的经营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光彩!
五、提升工业经济
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清徐的经济完全依赖于焦化行业,这是时代的缩影。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开拓思路、创新发展,则是我们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
从清徐县的历史来看,国有企业、村办企业,到乡镇企业,再到私营企业,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
从清徐县的现状来看,企业的特点仍然是粗放式经营,并没有呈现更多的科技含量。
值得欣慰的是,“水塔”、“紫林”已经释放出了科技的曙光。
科技,代表着未来。
从清徐县的未来来看,清徐经济开发区将要承担起高科技的发展重任。
唯有科技,才是发展经济的永恒动力。
六、搭建文化经济
文化(教育)是生产力,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清徐不仅仅是在经济指标上名列全省前茅,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教育)的内涵体现。
文化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反映了清徐人整体的文化气质以及奋斗拼搏精神。
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更加的多姿多彩。
在每一个公园里或草地边,都要塑立清徐历史名人的雕像,以此激励后人,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
清徐,已经站在机遇的路口。
我们将会以经济实力、人文环境、人口总量等来支撑长远的发展。
这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也是对事业的激情,更是对未来的期盼!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