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艺术美与其它 作者: 时间:2012-06-17 次数:17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
  刘志燕
  世上美的东西很多了,为什么单单只说书法美?说来惭愧,感觉自己不知天天都在忙些什么,身体的劳累导致了心灵的懒惰?负担过重导致了心灵的肤浅?学生的茫然、冷漠和迟钝导致了感觉的苍白无力和急速衰死?可能都是借口吧。有一种说法,说女人35岁是生理的最高峰,我今年正好35,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明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不知在下坡的路上是否还能路过让我感触颇深的故地?生命都开始衰老了,附在我生命之上的东西又有多少新意和活力呈现给人们呢?假如说感受和悟性是一面镜子,那么把感悟写下来就是给自己的心灵照镜子了。我的心灵已经十几年没照镜子了,想必也是衣衫不整,说不定还是张冠李戴,难上厅堂见世人的。
  我找了一篇自己以前写过的东西,那是上学时书法老师布置的作业,题目是《书法的艺术美》,读了下发现没什么错别字,语句也较通顺,选了其中几段。如下:
  艺术为何物?实在不敢妄言。其实也真不知道。但我想它是存在于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的外露,比如人们通过或是动作或是旋律或是画面等可感的东西来表现境界、宣泄情感、展示追求,而书法则是通过无数传神的线条来达到这个效果的吧!
  自然是博大而美丽的,艺术不能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总是取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书法亦不例外。中国的许多字都来源于自然,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书法成为一种中国的独有艺术,而更多的是书法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自然的理解。比如大书法家怀素便是从自然中获得“灵气”,而把他那种“脱略形骸、超举尘外的自由心迹”淋漓尽致地通过狂草展现给世人。人们从中感受到让人震撼的力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启迪。
  不是每个人都可成为艺术家,也不是每件书法作品都可以被世人所接受、所理解。或许它要在艺术的长河中甚至是历史的演变中漂泊等待,而某天终被某人拾起,这也许指的就是“知音难觅”吧。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