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红薯元宵文章 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清德铺村“三双”文化牌打出漂亮组合拳 作者:张月英 时间:2019-03-01 次数:32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乘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东风,按照2019年的中央1号文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清德铺村通过“地标+非遗”、“历史+现代”、“包装+品牌”三双文化牌打出漂亮组合拳,积极推进文化强村建设。
  地标+非遗
  清德铺村原名罗魔池,位于太原盆地的东南,东与太谷毗邻,南与祁县接壤。闻名十里八乡的清德铺红薯、元宵,有着数百年发展史。针对清德铺村这两大地域特产,清德铺村于2017年,将清德铺红薯成功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19年,该村正在全力以赴,力争将清德铺元宵传统工艺,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清德铺红薯:种植区在乌马河和象峪河河流冲击沉淀的沙土地区,海拔为820米,年日照时间大于2550小时,光照充足,有着独特的小气候。红薯通体长条形,皮薄体丰,甘甜绵软舌香滑,晶莹剔透无纤维,风味绝佳。
  清德铺红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清徐县徐沟镇清德铺村周边,保护范围于东经112°49’--112°54’之间,北纬37°50’--37°56’之间。红薯种植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6万吨。
  民间更有流传甚广的慈禧太后西逃途中,路经徐沟,驻跸天禄堂,主人以清德铺红薯款待慈禧太后。西太后拇指大动,赞不绝口(风雨天禄堂中有记载)。红薯随着晋商经营,广传蒙俄,成为当时的馈赠佳品。“清德铺”在2013年已被抢注,故该村于2018年8月28日以“罗魔池”提交申请商标注册。
  清德铺元宵:已有200多年历史,纯手工竹箩筛,使用纯天然糯米,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等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材料。对此,该村成立元宵合作社,制定“五统一独”制度:即服装、原料、工艺、招牌、配方的五个统一,一独立是指经营的独立性。线上,县委宣传部协调省市县媒体热线推销。线下,清德铺元宵首次入驻太原食品街,与老鼠窟元宵平分秋色。仅2018年正月,该村共销售元宵26万斤,合作社成员也由起初35家发展到现在的76家。
  历史+现代
  微电影留住历史:针对两大品牌农产品特色,清德铺村通过拍摄古装微电影,以幽默滑稽、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诠释两大产品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薯机械化生产:农机“高铁时代”,解放了劳动力。2018年4月27日,县农机局在清德铺村举办的农机展销会,通过演示,农户们认识到了红薯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紧抓农机设备国家补贴70%政策机遇,个人出资30%,最后购得运城的两套设备,为进一步扩大甘薯种植面积、达到增产增收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包装+节庆
  包装:在包装上,清德铺村匠心独具,将元宵、红薯特制了包装礼盒,元宵礼盒以老配方、老工艺为核心理念,红薯礼盒以老品牌、新生命为核心理念,加之以“罗魔池”商标、二维码等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用包装诠释产品内核。
  节庆:通过红薯插秧节、元宵节等,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2018年5月8日,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凤梅站台,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卫向东总策划,徐沟镇主办、清德铺村承办的首届红薯插秧节暨知青重返故乡、共建美丽乡村活动启幕。活动现场,知青代表宣读了助农倡议书,在清德铺村设立“知青文化工作站”,与山西惠多多购物广场、山西中通公司签署了红薯预售协议,让村民们种得放心,卖得舒心。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