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世康:大力发展地域文化
我来清徐任东湖诗社名誉社长属于偶然也属于必然。偶然的是源自来清徐进行诗词采风活动,必然的是我的老家是祁县,与清徐同文同脉,山水相连,且是我一直在太原工作,对清徐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欣然接受东湖诗社名誉社长一职,目的是为清徐的文化发展和繁荣以及经济发展尽一份力量。
清徐发展特色经济大有可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清徐发展地域文化大有可为。尧舜禹是中原文化的早期集大成者。文脉、人脉、山脉、水脉的历史传承,都在清徐能够到相应的遗迹。清徐这方水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重文兴教。
关于新时期诗词创作的导向,诗词创作和传播要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文学作品,都是着眼于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如何坚持这个方向,需要我们深入生活、扎根泥土,就是要服务大众,在此基础上,诗歌创作才有可能引领时代。我们东湖诗社兴旺发达、人才辈出、硕果累累。真诚祝愿东湖诗社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有更多的诗作面世,更好地为我们清徐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东湖诗社名誉社长
王耀武:文艺要贴近现实生活
清徐是全国最早建制县之一,具有2500年历史,是晋商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故里,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时也是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还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自古以来,我们清徐县就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底蕴,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文人墨客、仁人志士为之发幽情、抒慷慨、著华章,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改革开放以来,清徐这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焕发出新的青春,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日趋繁荣,诗词这一古老艺术也获得新生,走向生活,走向群众。在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啜希忱同志于1982年牵头一批志同道合的文朋诗友,发起成立了东湖诗社,团结组织全县诗人和诗词爱好者,广泛开展了诗词创作活动。
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一流文化强县的目标。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艺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湖诗社做为我县文艺界的排头兵,一定要怀着对人民的真情挚爱,对诗词艺术的坚守追求,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共命运,围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充分发挥诗言志、诗抒情的作用,为时代和人民奉献思想内涵丰富、艺术品质上乘的优秀诗词作品。
东湖是清徐的明珠,东湖诗社就是明珠上的最亮丽的光芒。“太汾风光数不尽,唯有清源入画图”,为加快转型跨越、建设都市南部新区和新兴产业基地的美好蓝图与清徐光辉灿烂的明天,全县人民都期待东湖诗社再创辉煌,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尽情抒写,尽情吟咏,尽情歌颂!
副县长、东湖诗社名誉社长
芦国庆:依历史底蕴创更大辉煌
清徐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经过全县人民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清徐这座“醋都葡乡、文化名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美丽的自然风光、古老的民间艺术使这片乐土充满了无穷的魅力;神游贯中故里、感悟晋商精神,厚重的文化底蕴,更使这片乐土成为诗词歌赋之乡。文化成为清徐对外的一张名片,并不断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能。
东湖诗社成立以来,为发掘古城厚重历史文化,繁荣我县文化事业,推动我县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真诚期望,大家能创作出更多精品!惟望换届后的诗社握好接力棒,创出新气象,为打造清徐这座文化名城再立新功!
山西诗词协会副会长、著名诗人、东湖诗社顾问
时新:文艺要大胆创新
我是清徐人,对家乡充满深厚的感情。诗词,作为历史的文化,我们应该经常学习它的精神。诗词不能成为古装戏,仅仅是在戏台上表演,而应该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我建议,东湖诗社要在清徐的人文底蕴上进行研究,为清徐的文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咏东湖诗社(古体藏头诗)
东风起兮云飞扬,又见鲲鹏万里长。
湖波拍岸水塔秀,总有才华溢梗阳。
诗情汇聚底蕴厚,画意凝结文脉香。
社稷需求唐风尚,江山难离宋词煌。
诗意化的东湖
东湖诗社社长霍海俊
东湖诗社从成立到现在,足足走了三十个春秋。东湖已经成为清徐的象征。正是这清粼粼的湖水,增添了我们无限的活力和灵气,赋予了我们莫大的自信和勇气。东湖依山而居,与其他水系构成了依山傍水的美景。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我坚定地相信,东湖诗社将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定会以优秀的作品展示于世人。诗歌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启迪人的思维。诗歌文化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清晨有“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午有“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晚上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东湖诗社的兴盛,必定掀起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潮流。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为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淀培育更多的新生力量。那时,我县就会涌现出更多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诗人、作家等等。人才的荟萃会大大地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东湖诗社走过的历程,恰恰是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时代。在这段岁月里,东湖诗社的社员们辛勤地不懈地学习、创作,为我县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的迈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东湖诗社的生存和发展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东湖,美丽的东湖;诗社,生机盎然的诗社,都将成为一种久久挥不去的情结,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的眼前。在此,我要深深感谢所有的朋友们,是你们的赤诚给予了我一份感动,是你们的真情增加了我的一份责任,是你们的希望燃烧了我的一份激情。我相信,我完全能够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东湖诗社的关系,并有十足的信心担当东湖诗社社长职位,同时带动更多的人来支持和帮助东湖诗社的发展和壮大。
东湖诗社是以诗为文化载体,弘扬正义的心声,讴歌情感的美好,可以扩展到散文、小说、剧本,可以延伸到书法、绘画、摄影、武术,音乐,还可以是一份热情、一份热爱。艺术是相同的,互有启发与促进。通过这些文化表现形式的有机交融,构成了东湖诗社独特的内涵和本质。东湖诗社经过三十年的艰辛发展,已经是根深蒂固,已经是枝繁叶茂,已经是硕果累累。在此基础上,我们新一届东湖诗社的每一位成员将会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付出,把东湖诗社打造成我县文化领域里继嫦娥剧团之后的又一驰名品牌。东湖诗社将会像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行驶在文化的大海上,乘风破浪,永不停止!
我们致力于东湖诗社的光荣事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品位和素质,还能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自发地去学习、去研究,更能够带动、辐射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是一项神圣的公益事业,请让我们大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为东湖诗社的发展壮大而奉献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