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永平,是清徐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罗永平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工作之余喜欢摄影和舞蹈,罗永平现在是省、市、县三级“摄影家协会”会员,还是咱们清徐县“健身舞蹈协会”会员。
罗永平的人生态度是: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干一行,爱一行;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罗永平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罗永平的父亲是“八级工”,曾参加过我国“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在罗永平刚记事时,父亲经常被评为省、市、县各级劳模,出席各种各样的表彰会,在他的身上总有许多的光环,父亲是罗永平最佩服、最尊敬的人。
父亲,也成了罗永平的第一任老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罗永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成了罗永平人生路上的路标和做人做事的榜样。父亲从小教育罗永平做人要本份诚实,勤奋善良,人穷志不能短,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要靠自己的双手。不可偷机取巧,有了真本领到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怕。这些道理慢慢的渗透在罗永平的思想和血液中,父亲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罗永平的一言一行。
记得二十年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早上刚上班,罗永平像住常一样在单位办公大楼前擦车,突然发现在路边有一个女士背包,罗永平急忙上前捡起了“包包”,打开一看,这一看可了不得,罗永平立刻兴奋起来,罗永平看见包里有厚厚的一大沓百元钞票,足有二万多块,怀里就像揣了一个小兔子似的,心怦怦直跳,这么多的现金平常只是在银行才能见到的呀!罗永平感觉这“包包”沉甸甸起来,罗永平哆哆嗦嗦的把“包包”的拉链重新拉好,再看看周围没有一个人,心里嘀咕起来:“这“包包”是谁丢的呀?怎么就丢到这儿了呢?怎么有这么大额度的款项呀?我该怎么办?”他赶紧打开车门,把这块“烫手的山芋”扔进车里,“啪”地关好门,拿起汽车掸子继续擦车。一边擦车,一边心里盘算:我一个月的工资才几百元,这么多的现金是多少个月的工资呀?如果用它买家电能买多少呀?一连串的问号在罗永平脑子里窜来窜去……忽然间,罗永平想起父亲的告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是啊,不能昧良心,必须尽快找到失主,失主发现丢失会急成什么样子?也许这钱是失主的亲人治病做手术的钱,也许这钱是失主的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也许这钱是公款失主要承担赔偿责任,罗永平越想越觉得应该尽快还给失主。
罗永平正在想着用什么办法才能尽快把“现金包”归还到失主手里的时候,有一位女士从办公大楼里急冲冲地跑了出来,她张的个大嘴,眼睛瞪得滴溜圆,面似炭火,神色紧张,罗永平心里明白了八九分,罗永平追过去继续询问:“你是不是丢东西了?”她还是没有心情理罗永平,仍然张着嘴不说一句话!罗永平返回到车跟前打开车门,取出“现金包”走到她面前继续问她:“你是不是在找包包呀?”看见“包包”,她紧张的表情立刻被“哗哗”的眼泪掩饰掉,“可吓死我了!”她一把将包包抱进怀里,哭着哭着又笑了!看着高兴地哭,罗永平开心地笑了!此时,罗永平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慢慢地恢复了平静!
局里信息组知道后写了一篇“拾金不昧”的信息做了报道,此事便在局里被传开了,当年,清徐县委县政府还授予罗永平“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
虽然此事已过去二十年,也许许多人早已忘记,但是,每当罗永平回忆起此事时仍然记忆犹新,罗永平很欣慰,他感觉内心很踏实!
罗永平是1998年调入清徐县地税局工作的,刚来罗永平是局机关汽车驾驶员,在汽车驾驶维护保养方面,罗永平不断钻研技术爱护车辆,保持车里车外清洁卫生,及时进行维护保养,排除隐患,杜绝事故,确保行车安全,按时出车,圆满完成任务。
后来,罗永平又承担起全局车辆管理工作,并兼顾办公室其他工作,正是因为办公室工作的需要,罗永平拿起照像机、摄像机。刚开始,罗永平拿起照像机时连一张普通照片都拍不好,经过钻研,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不断学习,拜师学艺,后来,省局《税收理论与实践》封底陆续采用罗永平的图片,罗永平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更浓的兴趣,罗永平现在是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好多作品在省市县级的各类摄影大赛及平遥国际摄影展中获奖。
业余时间跳舞是罗永平和爱人的共同爱好,这与工作生活并不矛盾,有时还能互相促进、有益互补,提升气质,随着音乐起舞,愉悦心情,缓解压力,陶冶情操,用优雅的舞姿和灿烂的笑容感染周围的人,去热爱生活,既是享受,也是健身的活动,何乐而不为!
市局开展“三个不能等教育”等系列活动以及“寻找税苑达人”活动,给了罗永平一个展示的舞台,罗永平有幸被选中参加了在市局的集中展演,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罗永平认为,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不同追求,情趣爱好也可能会转变,要结合自身条件特点,去参加适合自己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不断学习,不断修行养道,以更加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生活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