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李中先生 作者:郭会生 时间:2019-01-16 次数:24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李中先生西去数月,当我再次拿起他的最后一篇遗作时,看着看着一股悲伤涌上心头,眼睛湿润了,泪滴逐渐流满脸庞。
  我和李中先生的合作是从2005年开始的,当时我拓制了清徐县境内,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各个时期的碑、碣、墓志铭、铁钟和砖雕、木刻等金石文字。由于自己古文字功底有限,一些字录译不出来。我经常请教父亲郭维忠先生,但父亲年事已高,录文出手迟缓。李中先生是父亲家的常客,他见我们父子讨论碑文,便主动参与,和父亲录字译文,推敲字意,慢慢地他承担起碑碣录注的主要任务。
  清徐县地处晋中文化圈,历史上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地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文化活跃,寺庙众多,各种碑碣石刻数不胜数。但是,山西传世金石研究文献,明·胡鉴《山西碑日》、清·夏普宝《山右金石录》、顾燮光《山右访碑记》、孙衍贵《山右金石记略》、《山西通志·金石记》、《山右石刻丛编》等,沒有收录清(源县)、徐(沟县)的一通碑文。真是历史的遗憾。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便自掏腰包,购置拓碑工具和材料,拜师学习,实践拓扑金石文字。几年来,跑遍了县内各个寺庙和名山大川,拓制出二百多幅拓片。
  有了拓片,李中先生如获珍宝,不管春夏秋冬,坐在书桌前,一直录注。遇到疑难问题,翻阅书籍无数,请教高人、僧人等无数,与我询问磋商无数,难题一经译出破解,喜悦心情难以言表。先生对龙林山梵宇寺北汉碑、唐·申屠墓志铭、清泉寺灵塔等,深研究,细琢磨,破解了很多疑难往事,为探索清徐县真实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先生与我合作以来,2011年6月,出版了《清徐碑碣选录》,2017年9月,印刷了《清徐金石文字钞注》。2018年,先生又录注了《古镜和尚灵塔》、《亲教名见闲识灵塔》等。
  本来李中先生与我还有编注第三本清徐金石书的意向,但先生八十五岁高龄,修成正果,没有卧床不起,没有麻烦别人,说走就走了。
  李中先生最后一篇录注文字《中隐山清泉寺资产碑记》,是他的谢幕之作。今日再读,倍感留恋。先生为清徐县留下近二十本书籍,有《志书》、《杂记》、《漫笔》、《札记》、《乱弹》、《随笔》、《钞注》、《家谱》等等,内容丰富,疏理清晰,方便参阅,对了解清徐历史,古人遗亊很有益处。但是,我面对先生之作,却哀伤绵绵,无有尽期。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