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农建重点工程促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姚敏星 时间:2019-01-07 次数:18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我县结合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按照中央、省、市兴水惠民决策部署,坚持以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运行体制,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建设管理,保障工程质量,为全县粮食生产、农田灌溉、防汛抗旱、生态修复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实施防汛抗旱减灾工程。利用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利时机,对水毁水利重点地段及薄弱环节进行整修加固,确保春播春种工作顺利进行;完成好年度防汛岁修工作,全面整改生态环境保护“回头看”群众举报问题,对城吴柳、白石南河进行全面清淤疏浚,对全县河道渠道防汛重点区域、地段建设拦河坝、空心坝进行清障、疏浚工作,确保行洪安全;对城吴柳退水渠县城尾段进行渠底砌石防渗工程;及早储备防汛抢险抗旱应急物资,对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养护;多渠道落实运行维护资金,着力推进投资8600余万元的白石河提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建7个提水泵站、22个蓄水池、连接管道58km等工程设施,满足马峪乡白石河山区1.8万亩土地得到有效灌溉和企业用水;切实加强乡(镇)防汛抗旱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防汛抗旱减灾能力,确保全县安全度汛。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徐沟镇西怀远村,投资150万元建设1349.55亩基本农田,项目实施后,恢复水浇地的耕地玉米亩均增产100公斤,剩余耕地实施农艺措施后玉米亩均增产50公斤,一年可新增产粮食8.93万公斤,按照玉米1.8/公斤计算可增收16.08万元,项目区平均人均增收153.11元;在柳杜乡乔武、柳杜、新堡和孟封镇杨房四个行政村,投资830.55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0.97万亩,栽植农田防护林80.3亩,改善灌溉0.77万亩,新增粮食产量99.73万公斤,蔬菜15.4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505.3万元。
  ——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在高花、小武、南青堆3个村实施机井计量控制设备改造66台,搭建村级管理交易平台3个,用水户机井控制手机APP,进行水权交易先行试点工作;改造升级县级水利信息中心,并对水权交易用户进行奖励;在集义乡、孟封镇、徐沟镇、清源镇、柳杜乡更新66眼灌溉用井;实施成子蔬菜园区供排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节水改造工程。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以通道绿化、荒山绿化、村庄绿化、封山育林和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投资13904万元绿化22825亩。其中,通道绿化工程,计划投资6773万元绿化307国道改线段13.39公里,投资3988万元绿化307国道市政化改造14.4公里;荒山绿化工程,以三北人工造林、天保人工造林和提档升级造林为主,投资1750万元绿化7000亩(其中,三北工程1000亩、天保工程1000亩、提档升级工程5000亩);村庄绿化工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投资250万元对10个村庄的进村道、村内主干路进行绿化,并建设环村林带和小片林,营造生态良好的宜居环境;封山育林工程,投资60万元,重点对清源、东于、马峪三个山区乡镇的适宜封育地段设置围栏、宣传碑和补植补种,封育面积6000面;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以西山温泉、葡园谈古、麓湖晚风、运动公园、乐活水岸、绿绦莺啼、湿地鸟岛、荷香清流和锦绣田园景点建设为重点,投资1083万元绿化5625亩,打造集“产、游、研、憩、居”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廊道——清徐县湿地公园。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结合我县农村饮水工程现状,优先安排困难和问题突出村庄的维修养护项目;继续在全县农村未发展地区推广碧水源健康水站工程,让农民群众喝上健康实惠的干净水;做好“一事一议”农村饮水工程奖补项目的建设工作。
  ——全面推行河长制进入全新阶段。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水域岸线的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加快落实河长制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及“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完成白石河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白石南河水系治理项目建设工程、县城污水厂扩建项目工程、污水处理厂项目工程等建设任务,完成汾河干流核心区清徐段堤外湿地工程一、二期工程8公里、1200亩湖面湿地工程建设任务,为实现白石河蓄水生态景观工程奠定坚实基础,实现汾河水质达标,完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目标。
  ——实施都沟河生态廊道项目。投资5.58亿,建设长度为10公里,平均宽度约300米,设计面积约503公顷的生态廊道(四至范国:县城建城区与经济开发区之间,北起西边山县下都沟河出口,向南沿都沟河于水屯营村东南东拐至污水处理厂后向南延至太中银铁路),有效改善白石南河区域的防汛形势,实现都沟河20年一遇防洪标准,也将成为县城和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改善的生态肺、防护网、净化器。
  ——实施全省农机化综合示范县项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高粱全程机械化装备、互联网+农业机械化,积极推行无人机、秸秆揉丝打捆机等一批先进适用机具,引导农机化技术装备发展和更新的方向,提高耕作质量,创新农民增强增收致富能力;建设1000亩的高粱机械化示范区,实施高粱耕、种、管、收、烘干、秸秆综合利用一整套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模式;建设300亩的葡萄生产机械化示范区,重点实施葡萄管护、植保、埋藤、枝条处理重点生产环节机械化集成模式;建设200亩红薯生产机械化示范区,重点实施红薯起垄、移栽、收获全程机械化集成模式,充分发挥全县种植结构引领作用。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