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即将到来,许多家长在考前给孩子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让考生有充沛的体力、良好的状态来应对最后的冲刺。但是考前盲目、过量地给进补,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可能加重孩子肠胃负荷,引起腹泻,甚至可能造成“酸中毒”。
到底怎么吃才科学合理呢?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饮食的注意事项和合理的营养食谱,各位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在为孩子准备饮食,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均衡地吃好一日三餐。
中考期间早中晚最佳菜谱
第一天
早餐:牛奶+小麦糊+炖蛋+黄瓜
中餐:海带烧肉+芹菜、虾仁炒腰果+菜心烧香菇+虾皮紫菜汤
晚餐:清蒸桂鱼+黄鳝茭白丝+清炒韭芽儿+玉米+排骨苦瓜汤
第二天
早餐:牛奶+肉松面条+荷包蛋+香蕉
中餐:宫宝鸡丁+鸡蛋炒韭菜+香菇小白菜+猪蹄黄豆汤
晚餐:红烧鸡翅膀+白萝卜烧肉+炒包心菜+猪肝番茄土豆汤
怎样吃才够营养?
考生一天的膳食应吃主食300—500克,鱼、肉类150克、蛋类50克、牛奶300克,食油25—30克,蔬菜500克,水果200克。也就是说,每天需摄入热量2400—2600千卡,其中早餐占总能量的30%,中餐40%,晚餐30%,还应有适当的加餐。
◆早餐要吃饱
考生一定要吃早餐。早餐的基本要求:能量要适当,蛋白质要适量,碳水化合物要充足。
早餐主食可食用一些淀粉类食物,为考生提供能量。优质蛋白质由鸡蛋、牛奶或酸奶、豆浆等提供。早餐在起床20~30分钟后食用。
◆午餐要吃好
上午体内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消耗很大,午餐应该吃饱吃好,可吃些肉类、鸡蛋等含能量、蛋白质较高的食品。要有粮食、肉、菜、豆制品,有干有稀。
◆晚餐要吃杂
晚餐食谱在热能、蛋白质充足供给的基础上,注意含有动物类食品的肉类、牛奶、鸡蛋及新鲜蔬菜、水果的搭配设计,同时一定要吃由粗、细粮搭配做的主食,对增进学习记忆、促进脑力恢复有积极意义。
饮食“三需”“六忌”
▲一需多喝水
考生每天必须喝到足够的水,一般应5—7杯,即1500毫升左右。不要以喝饮料代替喝水。
▲二需多吃蔬果
备考阶段,考生容易上火,多吃水果、蔬菜不仅能补充各种营养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还能平抑火气,促进消化。考生每天至少应吃500克(两者合计),而且要尽量选择新鲜和有颜色的。
▲三需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不仅有助于减轻考生的紧张与疲劳,还能防止厌食。在控制饮食总量的前提下,可适量增加进餐的次数,把每日三餐变成每日四餐、五餐。
★一忌大鱼大肉
如果考前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不仅容易引起考生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不振,而且还会使血液偏于酸性,导致思维迟缓,从而影响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对于平时爱吃肉类的孩子,家长应适度控制肉类的摄入总量,同时还要注意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以中和肉类的酸性。
★二忌油腻刺激性食物
考生切忌吃大量的油腻性食品,油炸食品易使人产生饱腹感,会影响其它食物的摄入量。
★三忌滥服补品
许多家长将服用保健品视为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其实,不少保健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服用过多会影响食欲,故考生应少吃或不吃。
★四忌食谱大变脸
考前食谱大改变是考生饮食的大忌。其原因在于:食谱大变脸,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的正常状态。其实,现在一般家庭饮食中的营养已足够了,不必为所谓中考再作特殊的安排。
★五忌偏食少食
考生在复习期间的营养摄入应该以保证脑神经正常运转为主要目的,同时也要保证为身体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有偏食习惯的考生,应尽量改掉这种习惯。家长在准备饮食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花样多、口味多,同时适当侧重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六忌汤水泡饭
汤水泡饭这种吃法,不利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引生胃病。因此,考生切记不要为节省时间而草草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