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民以食为天,既然“衣食住行”人们将“衣”居首,想必个中自有原由,无必要也不可能来个全民公投打乱重排;那就首当其冲,暂放“食住行”一马,何况人想衣裳花想容再正常不过,谈“衣”也不至于色变。
据说旧时只重衣冠不重人!恕未赶上,不可妄议。“文革”尚幼,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我无甚印象。后来一段时期,多数人家依然摆脱不了穿衣吃饭量家当,一般家庭,衣不兼采,食不重味,想来大梦里也不会衣轻乘肥衣冠楚楚吧!
八十年代,台片普通人看不到,从港片得见喇叭裤、蝙蝠衫,领潮弄潮,红极一时;随后跟进的露脐装、牛仔裤,更是江南江北,所向披靡,奇装异服,见怪不怪。
欣逢改革开放四十年盛庆,风格迥异顶级设计各类时装,早已翩翩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久前,一片声讨抵制意大利某奢侈服装品牌,消费大众这才真正当家做了回主人。2017年国人买走了全球32%的奢侈品,衣食父母们握有绝对的裁决权。
父母健在,子女大幸,衣食所安,衣食无忧,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缩衣节食,虽贫亦足。但得有朝一日发达富贵了,面子里子,焕然一新,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叫做衣锦之荣!点头哈腰,前呼后拥,众星捧月,众望所归,这应时候,谁还在乎计较你提挑什么吃的喝的呢!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鲁迅和郭沫若当年算是老相识,鲁迅看不惯郭沫若没有离婚一娶再娶,忍不住说他是“才子加流氓”,郭沫若忿而回怼鲁迅(原配未离,与自己的学生同居)“衣冠禽兽”。文人互捧常见,互骂也能成就佳话美谈鲜有。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若说最需要精挑细选的衣服非内衣莫属,毫无疑问最好且无价的衣服一定是无缝天衣——“天衣本非针线为也。”地衣可不好拿来御寒遮羞,它有26000多种,但应急时说不定真能救你一命。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无论好衣甘食,粗衣粝食,别管冬月无复衣,鹑衣有百结……当然啦!一味地“衣带渐宽终不悔”,憔悴的永远是自己,为保险起见,试着来个私人定制:七次量衣一次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