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谁无少年时,各有各的小故事,家庭状况不相等,童年经历也不同。
上学:石板书包几本书,铅石直尺橡皮擦,肩背书包上学去,下课放学自己归。
教室:讲台黑板和粉笔,扫帚砖火土擦擦,低桌矮凳两人位,六组轮流扫卫生。
抬水:一桶一杠母子俩,井台打水抬回家,母短子长一路翻,子肩母肘压着麻。
割草:礼拜结伴去割草,搂匡镰刀近田跑,割满就回不贪懒,少喂多次兔儿肥。
拾柴:寒假结伴去田间,麻绳手套把柴捡,辛苦半晌才一捆,只为取暖把家还。
玩杖:东南西北各一队,土蛋蕉棒当兵器,时进时退争乐趣,玩后各自去喘息。
砸窝:地下一土扒,杏核放几枚,手拿大饹馇,砸出归己有,但得梦想成,一愁一欢喜。
拜年:长者坐在主位上,晚辈施礼又磕头,长者压岁无规定,年过攒有零用钱。
抓鱼:大旱年间水位低,爬角圪垛把鱼抓,高粱杆孔当渔网,从中往外几人吹,慢吹到边细一看,大小鱼儿上下串,大人小孩齐动手,盆满桶满不想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