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峪乡 徐沟镇 东于镇综合施策确保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 作者:李赛红 张玉琴 张宏明 时间:2018-11-21 次数:11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马峪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用铁腕、出重拳,全力以赴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
  ——发出禁令施压力。多次召开会议强调秸秆禁烧的重大意义,分析研判当前形势,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原则,在摸清秸秆亩数、种类的基础上,各村、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进入实战状态。进一步同环保、创城、护林防火、农业活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秸秆禁烧工作向纵深发展。
  ——集结队伍添动力。抽调机关骨干、村两委、网格组成专门队伍,落实24小时巡查和值班制度,对秸秆焚烧零容忍。具体划分网格,给责任人、监管人定任务、定职责,包片区、包地头,人盯人,人盯地,有烟必查、有火必禁,特别是加大对城乡结合部、主干道沿线、村庄周边的巡查、盯防、督导力度,做到严防死守,及时发现和查处焚烧秸秆行为,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防止二次行为发生。
  ——疏堵结合化阻力。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切入点,宜饲则饲,宜肥则肥,推进“五化工程”。鼓励青贮玉米,制作青贮饲料,为养殖户提供饲料供给;实施秸秆直接还田,腐熟堆沤还田等方式,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组建清运队伍,在各村开展田间收集葡萄枝行动,按户收集、分组负责、定点堆放,认真做好秸杆(葡萄枝)清理工作,降低秸秆的禁烧压力,为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
  ——消除盲区聚合力。群众传统观念认为“一烧了之”,思想上认识不够深刻,对此深挖秸秆“烧”与“不烧”带来的与群众利害相关的影响,进行多形式、广覆盖宣传;讲清楚、说明白“烧”,屡屡黑烟秸秆没了,带来的是大气污染加重、生态破坏,“不烧”,综合利用秸秆同样是没了,却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烧”与“不烧”一念之间,带来的是“变废为害”与“变废为宝”的相反结果,通过正反论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群众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动,从源头上“禁烧”,进一步壮大秸秆禁烧队伍,激发环保治理的群众力量。
  本报讯徐沟镇高度重视秸秆禁烧督查工作,主要采取不打招呼直接入村或田间地头的方式,检查各村禁烧工作的宣传和落实情况。
  ——全面督查,查档、查物、查人、查宣传成效。检查中,对各村有关禁烧值班情况档案、责任包片档案进行了认真核查,抽查巡查人员是否到位,带班村干部是否在岗,能否第一时间发现火点并组织扑灭;检查巡查用品、消防器械、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专用车辆和应急备品是否落实到位;查看禁烧宣传标语张贴和悬挂是否按方案标准完成,灭火工具能否正常使用等。
  ——入户教育,用法、用情、用决心。随机入户与村民进行核实,深入农民家中了解家庭人员构成、耕地数量、秸秆如何处理,并将秸秆禁烧相关法律常识传达给村民,不但让村民知道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的禁令,还让他们了解政府正在积极为秸秆有效利用找出口。
  该镇将走访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排除,对抓禁烧工作不力的村干部立即约谈、对不作为的村干部和党员进行严肃处理,把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决心和措施传达到千家万户,全面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本报讯东于镇理清工作思路,落实职责责任,创新工作举措,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建立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突出镇重点区域巡查、村划分网格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做好盯防、守口、宣传工作,每日反馈、每日小结。
  ——加大对重要路段、重点区域的巡查和管控力度,按照“谁包片谁负责、谁包村谁负责”的制度,确保监管到位、人员落实到位,严控火源,对焚烧现象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成立应急灭火队,处理突发情况,确保工作效果。
  ——不定期对各村秸秆、垃圾禁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村禁烧工作的宣传发动情况、责任落实情况、在岗在位情况和措施到位情况等,层层传导压力,严明纪律,严格问责。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