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醋鳖” 作者:杜润生 时间:2018-11-16 次数:32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说起醋鳖,那真的是一个令我回忆满满的老物件。它是用柳条编成,像个站立的鳖,大的约0.8米,中的0.6米,小的0.4米。上面开口的直径约0.15米,加个木头塞,里面用猪血、树脂、石膏涂刷而成,用久了黑紫油亮。是以前运输醋、酱油等盛放液体的主要容器。1992年我搬家时,家中床下面还放着一个中鳖。
  解放前,我的父亲在清源城“永太泉”字号的商铺当酿醋学徒,后来受日本侵华战乱影响,商铺关闭,但我的父亲已掌握了酿醋的手艺,为了求生。经人介绍去了东罗村的一家地主名叫耿大发的醋坊当酿醋师。
  解放后土地改革公私合营,父亲所在的大发醋坊自然也不例外。当时四岁的我经常在醋坊玩,那浓、酸、香的熏醋味就连在本村地里干活的人闻着也想流口水。
  醋房的发酵室内,有一排排的大小缸,小的与我同样高,大的我得仰着头看,上面有用稻草编制的盖子,大缸里的发酵液能听见发泡声音。天气冷时,我就睡在大约25度以上的温草盖上。
  记得有一次醋坊销售组的一位管账先生名字叫时德尔(他曾闯关东受日本侵华战乱而回来,对做买卖很精通)。这天早晨,他给合作社送醋的马车上装满了几个容器,我问:“大爷,那放醋的是什么”,他说:“那叫醋鳖“。说着把我抱起来放在车上,同赶车的叔叔说:“把这个醋鳖也拉上吧”,我很高兴,就跟着走了,路上有人问:“车上是谁家孩?”赶车的叔叔说:“上面坐的是杜师傅家的醋鳖”,人们听后哈哈大笑。送完货将空鳖装在车上,赶车的叔叔对售货员说:“把这个醋鳖也留下吧”。说着就佯装上来抱我,我怕了,大哭,向车上爬。此后,我曾一度不理那个赶车的叔叔。后来因为他给我吃的糖最多,因而对他的印象最深,也牢记了他的名字叫时良昌。
  我上小学一年级报名时,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杜润生”,接着有两个邻居小朋友告诉老师说:“他不叫杜润生,他叫醋润生”。顿时,引得一片笑声,我一下子脸红了。
  一天下学回家的路上,排着队里的有两个学生一个叫杨二鬼,一个叫啜四。他两把我从队里拉出来,说:“站一站,我们饿了,想闻一闻你身上的醋鳖味”。我气不过哭了,后来跟在队伍后面的老师赶上来才给我解了围。
  当时老师抓个人卫生比较紧,而那会儿经济又困难,加上大跃进正热火朝天,妈妈常常是晚上给我洗衣服,洗完后便让父亲拿到醋坊的发酵室内烘干,发酵室内散发出的浓、香、酸的气味,自然也留在了我的衣服上。
  每当班内重新安排座位时,同学们都不愿意和我靠近。有一次,刚安排了座位,我的同桌叫徐中列,她显然有些不情愿和我坐同桌,后来我答应让她多占些写字桌上的面积,才算达成共识。
  “醋鳖”这个绰号从小到大伴随了我很久,也曾带给我很多的烦恼和困惑,但现在作为生长在醋都的清徐人,叫我“醋鳖”,我却深感荣幸自豪。看来有时外号,绰号,甚至混号并不是一件非常槽糕的事情,只要你能真正地,正确地去理解人家叫你“外号”的含义,那么,“外号”这东西有时似乎听起来也蛮美的哩!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