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笔者发现某私立幼儿园每天在上、下学时段都会播放网络红曲、抖音神曲,一些幼儿也会跟着哼唱一些情情爱爱的歌曲。
近年来,“网络神曲”盛行,这些歌曲涉及的情感、内容良莠不齐,其中有不少成人化、情爱化、消极化的作品。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幼儿的认知能力尚未养成,对网络歌曲的鉴别能力不强,极易受到影响。
音乐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选择适合的歌曲尤为重要。不妨将音乐回归幼儿本身,多播放一些具有趣味性、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儿歌,不仅有利于老师教学,也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表达能力、价值取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