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岁月半世纪情 知青感念新营村人 ——来自四川成都二十余名当年知青“返乡”省亲 作者: 时间:2018-09-12 次数:24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9月10日,我县孟封镇新营村迎来20多位“特殊”的客人。他们都是当年的下乡知青,时隔五十年再次踏上这片记忆深处的土地,重走当年青春的足迹,重温当年激情的岁月,重拾当年青春的记忆。当日上午,老知青们到达新营村村委会。这时,村里的乡亲已等候多时,他们一下车,便拥上前去,寻找自己熟悉的面孔,很多知青像看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和村民们拥抱握手。
  1969年2月10日,37名成都知青来到孟封镇新营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很快,他们融入当地的集体生活并与村民融为一体,带领社员一起搞科学种田,多种经营,科学实验,引进杂交高粱,种葡萄、种果园,并通过关系为新营买回了拖拉机.在下乡的三年时间里,他们积极进行生产技术革新,引进先进农业设备,为当地的农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70年9月,他们被评为“太原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山西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在其后的岁月里,知青们在各自的行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曾经的岁月让新营成为他们寄放青春的故乡,并从多方面为新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在插队的4年间,6人在新营入党,7人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回城后,他们有的从政,有的参军,有的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并有一部分出国留学。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骨干人才,现在他们之中有大学教授、校长,有部厅级干部、著名导演、国企老总、商界精英、科技专家,个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但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老知青们再次聚会,一同回到了曾经相伴他们走过1460个日日夜夜的地方,其中的滋味只有他们才能体会。“物转星移几度秋”。新营村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整整一代人奋斗成长的历史。“大队长、老书记”等称呼对于新一代人是十分陌生的,但对当年的知青来说,却再熟悉不过了。伙房送菜的老牛车、负责日常运输的小驴车、秋天上缴公粮的大马车……所有这些回忆,被37位老知青从自己当年珍藏的照片中翻出,并共同执笔,撰写了《年轻时,我们这样走过》。现场,著名导演、知青米家山向新营村赠图书《年轻时,我们这样走过》。该村村民张永旺、成淑凤夫妇,出资为村里打了一口优质深层井。当日,全体知青还参加了“永旺泉”出水仪式。米家山代表知青发言,他表示,五十年前,新营的磨砺和成长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今天的基础,新营是他们生命的新起点。今后,知青们将继续关注新营的发展,并为新营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活动结束后,老知青们参观了村外的庄稼地并进行了座谈。老知青对新营村这50年的变化给予了肯定,同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并祝新营村的明天更加美好。镇村领导也希望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心新营村,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常回家看看”!
  志崇秦华星宇君芳摄影报道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