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58年的山西省运动会,是我省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此前举行了十四届。纵观这60年的风雨历程,省运会就像一面反映我省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镜子,推动着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山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开幕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省运会走过的光辉岁月吧。
第一届省运会贺龙元帅出席开幕式
1958年10月19日至27日,首届省运会在太原市杏花岭体育场举行,共有2031名运动员参赛,打破了两项全国纪录,刷新39项山西省纪录,涌现出1150名等级运动员。当时出席开幕式的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为大会题写祝词:“鼓足干劲,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第二届省运会临汾成为东道主
1959年2月15日至20日,第二届省运会在临汾举行,共有965名运动员参赛。虽然参赛人数相较前一届减少,但是在成绩方面,给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表,共有44人次打破了20个项目的省纪录、1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50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
第三届省运会一年之内再办省运
1959年5月10日至16日,第三届省运会时隔3个月在太原再次举行,是为选拔和组成优秀代表队参加全运会。参加的近千名运动员来自太原、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大学联6个单位,共有99人次打破36项全省最高纪录,涌现出389名等级运动员,其中23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
第四届省运会无线电首次设项
1965年5月29日至8月1日,第四届省运会分散在山西各地举行,共1271名运动员参赛。本届比较特殊的是,除了常规的田径、篮球、排球等常规项目,无线电首次成为省运会比赛项目。
第五届省运会运动员来自各条战线
1974年7月11日至8月18日,第五届省运会在太原举行,这是特殊历史时期后首次举办的规模较大的综合运动会。本届省运会的运动员来自全省各条战线,有夺煤大战中的闯将,有七旬老人,有年仅8岁的儿童,代表性非常广泛。
第六届省运会企事业单位首次组队
1982年8月11日至19日,第六届省运会在太原举行。参加比赛的有太原、临汾、运城、雁北、晋中、忻县、晋东南、吕梁、长治、阳泉、大同、太铁、高等院校13个代表团的2258名运动员。太原铁路局作为企事业单位首次组队参加,开启了企事业单位参加省运会的先河。
第七届省运会参赛人员首破5000人次
1986年8月14日至21日,第七届省运会在大同举行。参赛单位有太原、大同、机械、冶金18个地、市和产业系统的体育代表团,参赛的运动员、裁判员、先进单位代表以及各代表团和各赛区的工作人员,总共5400人次,这是省运会参会人数首次超过5000人次。
第八届省运会两破世界纪录
1991年4月至8月,第八届省运会先后在全省25个赛区进行,共有4200多名运动员参赛。本届省运会,在举重和射击项目上,有两人突破世界纪录,一人突破亚洲纪录,这成为省运会历史成绩的新高地,开创了省运会历史上突破世界纪录的先河。
第九届省运会四年一届成定局
1994年4月至12月,第九届省运会分散在8个地市的29个赛场角逐,共有34个代表团的2541名运动员参赛。从本届开始,省运会正式固定为四年一届,极大地促进了山西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十届省运会首次纳入健美操
1998年4月至8月15日,第十届省运会在太原举行,共有254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由于各方面的积极努力,本届省运会在自行车、射箭等6个项目上,共有1人1次1项超世界纪录,41人(队)53次破39项省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大众健美操首次纳入省运会名单,群众性运动得到发展。
第十一届省运会不再设置专业组
2002年6月至8月,第十一届省运会在太原举行。本届省运会不再设置专业组比赛,参赛主力以青少年学生为主。省运会由竞技体育项目(青少年组)和群众体育项目两部分组成。从此,省运会由省级最高水平体育竞技比赛转变为主要为推进培养体育竞技人才而设置的省级运动赛事。
第十二届省运会规模更加宏大
2006年7月23日至8月26日,第十二届省运会在太原、运城、大同等7个城市先后进行,共设14个大项、407个小项。全省11个市全部组组织了体育代表团参赛,运动员共有3510人,教练员、裁判员和各类工作人员近2000人,省运会规模更加宏大。
第十三届省运会创造一批好成绩
2010年5月至8月,第十三届省运会在全省举行,开闭幕式在太原举行。本届省运会创造了一批好成绩:女子游泳运动员曹玥、女子举重运动员张倩、男子举重运动员姜大明、男子举重运动员欧波、女子射击运动员张琪等5人分别打破游泳、举重、射击三个大项6个小项的全省最高纪录。
第十四届省运会闭幕式只有13分钟
2014年5月至8月,第十四届省运会在太原举行,设竞技体育项目和群众体育项目两部分。其中,发源于山西的特色项目柔力球,首次进入省运会。那届省运会坚持节俭办赛的基本原则,总预算比上届省运会压缩了20%。开闭幕式均安排在白天举行,开幕式的时长是一个小时,闭幕式只有13分钟。
回顾山西历届省运会
作者: 时间:2018-08-13 次数:814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