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土地资源 建设美丽家园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作者: 时间:2018-06-25 次数:16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今年以来,在局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国土执法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国土执法工作推进了新实践、展示了新形象、开创了新局面。荣获“全国国土资源执法先进单位”称号,为全县的国土管理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①围绕主业,紧盯“双违”,重拳打击处置。2018年3月22日至4月28日,与王答乡、集义乡、徐沟镇联合行动,对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高、严重影响全县用地秩序的400余亩两抢四违行为依法实施了拆除。及时开展了巡查检查工作,做到了露头就打、打小打早的工作局面,以点带面、发挥效应,有效遏制违法占地多发势头。
  ②服务大局,强力执行,推进重点工作。今年是项目推进年,我们坚决贯彻局领导班子确定的中心工作,把服务大局、强力执行作为我队的一项中心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开展的一系列环保整治专项行动、协助征地、交通秩序整治、治超等中心工作中,我队及时抽调执法人员、车辆,保障了各项综合执法任务的顺利推进,及时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既高效完成了整治任务,达到了整治目的,又未形成不稳定因素,体现了优良的作风,展现了完美的团队形象。
  ③转变作风,快速处置,维护社会稳定。今年以来,一直狠抓作风建设,以“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团结意识,群众意识,形象意识”为开展各项工作的灵魂。在处置各类信访问题中,发挥团队精神,与属地乡镇积极配合,变上访为下访,发挥群众工作优势,换位思考,发挥责任意识,主动而为,对领导批示的各类信访问题,依情依法快速处置,维护了社会稳定。
  ④全体队员积极向上,团结奉献。一是深刻认识打击“双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读懂责任,自加压力,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工作主动性。二是摒弃惯性思维和不良习气,在思想、工作上都紧绷纪律弦,做到规范执法、照章办事,不越红线。三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注重内部交流沟通,始终步调一致,一个声音开展工作。四是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宣讲政策、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无论执法行动还是协助征拆,均未发生信访问题。五是始终牢记人人是形象,言行规范、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高效便民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
  不动产登记中心组建成立以来,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环境。全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精简办事环节,服务便民利民。被省国土厅评为“全省20佳不动产示范窗口”,授予全省“不动产登记示范窗口”荣誉称号。截止目前,中心已发放不动产登记证417本,其中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247本,累计发放284本;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105本,累计133本;办理注销登记107宗,累计办理198宗;查封登记45件,办理查询业务397件。
  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
  土地整治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在于为农民提供健康、舒适、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只有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才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才能保障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强化农村地区能源建设,采取技术、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脆弱进行治理,尽快恢复水土保持的生态功能,消除生态脆弱对农田、村庄带来的隐患。生态环境的好坏是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作为主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资源保障,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加强地灾隐患的排查和防范。5月份组织修订了《清徐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并下发了《清徐县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及时召开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与3个乡(镇)、19个部门签发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乡(镇)与各地质灾害隐患村委会签订了防治责任书。将工作职责明确到人。5月25日对全县地灾管理员及监测员130余人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增长了防灾、抗灾知识。二是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工作与两卡发放工作。汛前对全县6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重新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六位一体”管理。发放地质灾害隐患通知书21份,防灾工作明白卡52份、避险明白卡1930余份。并更新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人员信息。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5·12”防灾减灾日“4·22”地球日进行地灾知识宣传,散发防灾、避灾宣传资料350余份,向各乡(镇)分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画》100余张,并向受险情威胁的农户分发地质灾害防治小册子1200余册。四是建立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值班人员24小时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加大汛期地质灾害监测与灾情、险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我县地质灾害“零报告,零伤亡。”五是全力推进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督促协调抓紧完成2014-2016年全县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项目任务。上级下达搬迁户任务561户,已签订协议507户,货币安置77户,搬迁安置房已全部竣工。《2018-2020年地质灾害搬迁安置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已颁布实施,对今后三年搬迁安置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到2020年全部完成列入搬迁计划村庄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避险搬迁任务。六是高标准完成马峪乡李家楼村滑坡与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有效保护坡下居民和行人车辆安全。
  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节约集约用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清徐县国土资源局以服务清徐经济发展为中心,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为宗旨,扎实开展土地节约集约管理,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宣传,供地率和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取得实效,为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提前介入、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重要民生项目等项目用地的落地。加强与用地单位和相关部门对接,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解决问题,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全年为26个项目供应土地5332.9亩,一批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用地得到保障。
  二是全面提升土地批后监管水平。以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管理所的第一线作用,加强土地开发利用日常巡查工作,避免形成闲置土地。
  三是大力处置闲置用地,依法征收闲置费或收回土地使用权。2018年对依法收回的40亩闲置土地重新组织了出让,盘活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强化服务意识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用地保障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保障。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任务,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遇到的梗阻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从严从紧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加强农用地转用审批的规划和计划审查,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在项目报批前,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用地规模必须符合有关用地标准。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一是开通建设用地报批“绿色通道”。一次性告知项目用地单位资料要求,加速建设用地审批工作进度。2018年上报省政府单独选址项目1个,总面积26.1679公顷,其中农用地11.8879公顷,建设用地0.3273公顷,未利用地13.9527公顷。组件完成1个批次,总面积37.5329公顷,其中农用地27.0062公顷,建设用地7.3228公顷,未利用地3.2039公顷,涉及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三强炭黑等我县重点项目,正在录入省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用地审批平台。经省政府批准转用1个批次,总面积50.7893公顷,其中农用地33.7719公顷(耕地30.5269公顷),建设用地9.7432公顷,未利用地7.2742公顷,涉及双创基地、污水处理二期、紫林路东延、开南路等14个项目,保障了我县基础设施和县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需求,也为我县的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二是主动参与,超前服务。从项目选址直至项目落地,以保姆式服务为项目落地而努力。为保障省、市、县重点工程项目焦化专区、保利国际学校、西关大街等道路设施项目土地手续的报批,我们主动与用地单位、测量单位、局相关科室对接核实每宗地的图斑、权属、地类、面积,并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前的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同时对接市级国土、环保、住建、水利、林业、文物等6部门出具与各类保护区重叠情况的核查意见。
  三是全面、规范落实建设用地全程管理制度。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建设用地坚持做到批前批后公示,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已经省政府批准的2018年分批次建设用地项目按照征地批后实施程序,对相关项目企业所在的村庄履行了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及公告,做到程序到位合法。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