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拉练 作者:薛明武 时间:2018-05-14 次数:36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军人在部队期间,都要多次经历大大小小的拉练,我对有次徒步行军一晚上一白天,另一次连续十余天机械化运动野战拉练印象尤其深刻。
  1970年隆冬的一天深夜,通信营营房里响起了紧急集合号。当时全营有通信连、无线连、架设一、二连和训练一、二队及营部等七个伙食单位,每个单位都配备一辆马车。我时任训练一队炊事班长,听到号音立即起床穿衣、打好背包,让战友彭德贤帮助驭手秦尔吉牵马套车,我带领全班快速装车。由于是一级战备,各炊事班通过训练早已将适应野炊的行军锅、食材和燃料等都准备齐全了。很快,马套好、车装齐,全班战士跳上马车紧急追赶已经出发的大部队。夜间路黑看不清,路面难行,马车一路上翻了两次,马车翻得快,我们装得更快,幸亏没有人员摔伤和物件的损失,天亮前即追上了大部队。
  天不知不觉大亮,当大队人马继续行进到土默特左旗小黑河附近已是次日中午时分,营长田洪玉下达了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的命令。我们按照平时训练的步骤紧张而有序快速行动起来。刨坑支锅点火,主付食分工明确,很快就绪。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了大米饭、土豆丝炒肉和酸菜汤,全队官兵吃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我们的野炊很成功。
  饭后的部队,只见好多骡马拖着无线连的电台装备集结在原地待命,通信连有陈文林在内骑兵班的骑兵——骑马来回穿梭奔跑,传递着命令;七辆“三驾马车”一字排开,负责生活后勤保障,好不威风。部队根据各连队既定的任务要求进行演习后,于傍晚安全顺利回到了营房驻地。
  另一次大规模拉练在1979年,也是冬季,由内蒙军区司令部组织全直属部队进行机械化运动拉练。
  各部队的运输车,通讯车和服务车辆全部参加了拉练,途经土左旗、二京城、商都、四子王旗等地,从武川贝口子返回,长达十余天。
  独立通信营除我们训练队以外的各连和营部参加了拉练,带队的是营长徐玉林和政委李永芝。我的任务是负责为部队打前站,与地方官员联系宿营地,也叫先锋兵。司令部管理处专门给我们这支先头小分队派了一辆东风牌解放车,我们每到一处先与地方官员接洽,请他们支持帮助我们一同完成拉练,并协助各个单位清点人数。
  当地官员根据部队的实际需要把任务分配给各个自然村,号召老百姓给部队腾房子住宿。于是我们就跟随村干部挨家挨户“号房子”,然后将号定的房子根据我营各连的实际情况指定到位后,原地等待部队的到来。部队到达后,我即带领各连首长指认早为他们预备好的房间。各连按部就班开始吃饭、演练、休息。次日一早我们又出发到下一个宿营地打前站去了。
  冬天的内蒙古天气,不是风雪交加就是冰天雪地。我记得部队拉练临近尾声,从商都到四子王旗要来一次转移,司令部首长要求我们提前做好工作。
  早上七点半从商都出发上路,我们六个人坐在没有顶棚的解放车斗上面,顶着北风呼啸的雪粒向目的地前进,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寒风刺骨、饕风虐雪。尽管大家都穿戴着“四皮”(皮帽、皮手套、皮大衣和皮大头鞋),在肆虐的风雪面前,这四皮显得衣单力薄,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由于路途远天气寒冷行车时间长,当到达四子王旗时,几乎冻僵的我们已动弹不得,下不了车。多亏司令部管理处的江海处长叫来了几个老乡把我们一个个“搬”下车斗,连架带搀到村委会办公室,村主任端来了热水,扶我们围在火炉旁,不待体温完全恢复,我们要求跟随村干部投入到紧张的安排工作中。两天后,后续大部队从四子王旗某村练毕直接回了营房。
  这次拉练,我们小分队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地方干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老乡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家最好的房子腾出来给部队住,有个叫王二牛的老乡甚至让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回了娘家,把婚房让给了部队;还有的老乡将储存最好的土豆和自己做的粉条拿出来给了部队,留下的字条上写着:“送给子弟兵,当年的老八路”!这些动人的人与事数不胜数,感人肺腑。
  这次拉练,我们各直属部队的后勤干部,受到了司令部陈付参谋长的特别赞扬。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