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家二叔是个老农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他的做人,我佩服;他的做事,我叹服;他的说话,我折服。
二叔高中文化,在那个时代,可是凤毛麟角。毕业后就当了小学民办老师,干了七八年,由于结婚早,孩子多,离家远等原因,他无法再干下去了,便自动离职。从我懂事时起,他家的生活就一直困难,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孩子们个个衣衫褴褛。直到改革开放初,还住着草房,是我们村唯一的一座草房。
迫于生计,二叔主动要求参加了公社里的“专业队”,主要是干修路、开山、挖洞、修梯田、修桥、修水库等大型工程。饭白吃,吃得饱,半个月能吃上一次肉,三天能吃上一次大馒头。尤其诱人的是,每天有三毛钱的补贴。那时候,虽然农村的日子特别艰难,但人们都不愿意参加专业队,活计累,且有危险性,离家远,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也就是在专业队期间,二叔学会了让他后半生受用无穷的手艺——钢筋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经济全面复苏,全国各地,建筑业异军突起,二叔被一家大型建筑队聘去做钢筋工,在京、津、唐、秦一带干了二十多年,一直到七十岁才告老还乡。
我有个远方表兄,与二叔共事多年。一次,与表兄喝酒,问起二叔的事。表兄对二叔大竖拇指,说这个人很让人佩服,他本身是个钢筋工,但对垒砖、木工、电工、抹灰、装修等建筑活儿样样都通。更难得的是,他会看图纸,会看图纸的人极少,有的建筑老板腰缠万贯,就是不会看图纸。一个大型建筑,光图纸就有一本书那么厚,符号和数字就像天书一样,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看不懂的。他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特别爱学习,爱钻研,爱动脑,只要想干一件事,白天黑夜,脑子不停地琢磨这个事儿。他这一点,谁也比不了。
有次闲聊,问起二叔怎么学会看图纸的事情,他说,就是学,主要是自学,遇到不懂的问题,问问工程师,人家都很忙,也就是简单地敷衍几句,不会耐心地给你解答。二叔说他还带了一个徒弟呢。
一块干活的有个小伙子,家境困难,只有小学文化。但这个小伙子与别人不一样,别人干完活后,就三五成群,或闲聊,或抽烟,或打牌,或睡觉。唯独这个小伙子,一有空闲,拿来图纸,先把烟给二叔点上,一条一条,不厌其烦地向二叔请教。二叔本就是个红脸汉子,总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足足三年,把小伙子带成了半拉子工程师。小伙子很快被天津一家建筑公司聘去,专门带班,每月五千元。
二叔还为一家啤酒厂解决过一个难题。一年夏天,二叔住的工棚旁边,有个啤酒厂,时间一长,他便与工人们混得很熟。一天夜里,啤酒厂生产线上的压盖机出了故障,给啤酒瓶压盖,压一个爆一个,爆了有七八十瓶,满地都是碎玻璃和酒水,怎么也修不好。工人们急了,再爆下去,半年的奖金就没了。有人建议请二叔来看看,有人反对,一个钢筋工能懂这个?工人们经过争论,还是把二叔请来了。二叔心里没底,自己一个钢筋工,从来没鼓捣过这玩意。二叔仔细观察,机器从运转和声音来看,不会有问题,那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想着想着,突然明白了。二叔猫下腰去,侧仰起头,斜看着压盖机的机头,原来,机头上卡着一个瓶盖,用螺丝刀撬下,再一开机,酒瓶不再爆炸。
二叔文化素质不低,加之走南闯北多年,说话很有见地,有时候也是文绉绉的。我常与他闲聊,他总是对我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是看他的后天学习,学习不学习,结果完全不一样。很多时候,后天的学习,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他还说:“人的一生,总的来说,就是两句话,一是怎样做人,二是怎样做事。做人要正直,做事要专心,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他的人生就不算失败。”
前年冬天,二叔突发疾病去世,享年76岁,那时我在石家庄,没能送他最后一程。
二叔虽然是个老农民,他的话,句句都是哲理,足可以让我牢记一生,鞭策一生,受用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