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思念 ——怀念好友何玉兰 作者:韩玉林 时间:2018-04-04 次数:18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早晨锻炼身体时,听人说国土局的玉兰生病住院了。我到处打听在哪个医院,准备近日到太原探望。可第二天早上其家属告知:玉兰昨晚已去世。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记得正月十五后,我俩打电话还聊了十几分钟。6月份我到西藏旅游,发了七八张照片,她高兴地说,西藏风景真美,你好好转游吧。仅过了两个月,曾经乐观鲜活的她,怎么说走就走了呢?2017年8月25日晚8点,她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仅仅65岁。
  往事依稀,泪眼朦胧。千言万语,道不尽对她的思念。何玉兰,女,1953年8月25日生于清徐县清源镇西木庄村。1973年7月高中毕业后,任西木庄大队团支部书记。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工作。先后任柳杜公社下乡工作队员、马峪公社妇联主任。县人大办公室会计、秘书、支部委员。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主任,教科工委主任。2002年1月任县国土资源局党总支书记,2008年退休。
  我与玉兰相识于43年前,那时我高中毕业后,在柳杜大队任妇女主任,玉兰在我大队下乡。当时“农业学大寨”运动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下乡工作队员非常辛苦,与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平整土地、挖渠打堰,吃派饭。晚上开会,有时开到深夜,第二天照常出勤,从未见她叫苦叫累。之后,她调到马峪公社工作,我到山西大学读书。1981年建立县人大常委会时,她调回人大工作。我于1990年也调到人大任政法工委主任,在一个单位又共事8年。
  玉兰为人随和热情,乐于助人,特别是对人大离退休的老同志很尊重,经常去看望,为他们排忧解难。她工作认真负责,勇挑重担。记得人大每年一次的全县代表大会,会前会中有时需其它单位的人帮忙。有的因不熟悉业务,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难免出现漏洞。有两年给代表、列席人员发放的资料较纷乱,大家有意见。在总结会上提出整改,让谁去呢?玉兰自告奋勇:“以后我到资料组,负责资料的发放。”由于她吃苦耐劳,与其他同志密切配合,资料发放再未出过差错,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我俩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爱好。都爱看书,爱写作,爱旅游,爱照相,还爱织毛衣。但也有不同之处。她看书看得细,还记读书笔记。论文写得好,字体秀气,多次参加市人大组织的论文研讨会。我看书看得快,不记笔记,看后就忘,论文写得一般,字体一辈子也没练好。只要单位组织旅游,我俩一定参加,并照很多相。她照相的技术比我强多了,我写的《山水情韵》一书,上面的许多照片均出自玉兰之手。她织毛衣速度快,样式新颖,美观大方;而我速度慢,只管暖和,不管花样。快50岁时,她还学会了开汽车。一次她要拉我到村里看望同事病重的家属。我说:“你行吗?不要开到路下面。”她说:“往前开没问题,就是倒车还不行。”路上我有些担心,结果没事。
  1998年我调到法院工作,之后玉兰也调到国土局任职。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了,见面的机会少了,但隔一段时间电话里总要聊几句。她在国土局分管党建、精神文明、廉政建设及办公室工作。她认真坚持“一课三会”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七一”前夕,组织大家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在全局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行风双评”等活动。坚持周五雷打不动的政治业务学习,并邀请市局有关同志对全局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业务培训,使全局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该局先后被市县两级授予“模范集体”、“文明单位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国土局的党建、精神文明等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玉兰不仅对工作有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家庭的关心负责,同样让人敬佩。她热爱她的家庭,孝顺她的母亲,爱护她的丈夫,关心她的女儿。无论是她的亲人,还是她的朋友,都把她当作心目中最可信任的人。她重友情、讲义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热衷于为朋友奉献一切。她一生问心无愧,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追思和热爱的好同志。在她身上所体现的优良品质,将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玉兰与我们永别了,留下了她对生活深深的眷恋,留下了她对亲人深切的关爱,留下了她那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言表的遗憾。生命苦短,玉兰走后的几天里,阴雨连绵,气温骤降,苍天垂泪,与亲人朋友一道为她哀悼。
  何玉兰,一位好干部、好书记,人民的好公仆,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