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的另一重要习俗祭扫祖墓,实际上也是由寒食节习俗承袭而来。除此之外,清明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些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冷炙伤身。
仅就祭扫祖墓与踏青而言,扫墓表达的是一种对古人的缅怀与哀思,插柳则表示的是对拥有如柳条一样顽强生命力的祈愿。是以,由此可窥清明此节的矛盾性,既有对逝去故人的伤怀,又有对万物生机的羡慕。沉痛与期望的交织,从某些方面上而言,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种精神特质:逝者已矣,但永远被大家所怀念;生者仍待,期望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同时也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清明节虽是鬼节却并不被冠以鬼节之名,主要是由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清明节作为一个横亘中国两千五百多年的传统节日,早已成为了华人心中割舍不断的历史情结,继续延续着中华文化的未知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