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三农”发展新乐章 争当重点县和排头兵 ——我县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解读 作者:李丽琴 时间:2018-03-30 次数:23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农业质量年”,我县将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四个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项目导向和市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景观农业、优势农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建设,争当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县和排头兵。
  城乡融合,构建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新机制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构建“1310”工程(即:1个全县总体规划、3个年度实施计划、10个乡镇街道行动方案),科学规划主导产业、乡村风貌、文化特色、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支撑政策体系。继续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王答乡卫生院和西沟公墓、殡仪馆、老年福利院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开南路、东清路、杨韩路、北小路等“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新气象站、山区高标准节水、两河蓄水(白石河和汾河)和三湖连通工程。稳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和地下管沟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北城康养小镇建设和西木庄、北郜等六个棚户区改造以及采煤沉陷区搬迁、治理。继续加强基层供销社改造,新(改)建六合蔬菜批发市场、3家惠农服务(中心)站、1家庄稼医院等项目。加快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和节点建设,大力支持“基地+合作社(公司)+商超(社区、学校)”、“基地+经纪人+外销”等营销模式。加快文源初级中学、省职业技术学院、华阳双语学校、徐沟镇中心幼儿园和太原市职教园区等项目建设,利用县职教中心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为乡村振兴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
  共同富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继续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理顺“三权”关系。适时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部署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集体资产家底。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加大土地预流转力度,引导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规范有序、连片流转。推动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工作提质扩面,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土地确权。扎实推进农村“三变”(即: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创新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新机制,深入推进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新农贷”试点工作,扩大县级财政扶持“三农”发展范围。
  质量兴农,增加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
  依托省城大市场、大资源,实施“减玉米、增葡果、扩杂粮、强设施”措施,发展杂粮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葡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蔬菜、花卉种植面积新增3万亩达到10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5000亩。扶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建成柳杜、集义2个万亩设施果蔬种植乡镇,扶持10个千亩标准化特色种植专业村,扶持10个百亩以上高标准特色种植示范园,在马峪、清源、西谷、集义、柳杜实施葡萄产业振兴计划,在马峪、柳杜试验示范发展“香妃”等反季节葡萄。在孟封、徐沟及周边发展醋加工原料红高粱,在徐沟清德铺及周边发展红薯,在孟封、集义、柳杜、王答和徐沟发展设施蔬菜,重点在王答黑城营周边(盐碱性土地)发展香菇等菌类。扶持新建育苗场、扩建育苗场建设项目。科学依规布局养殖场建设,扶持鼓励村内散养户出村入区,利用村集体土地集中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家园
  高质量推进创森工程、通道环境综合整治、新307通道绿化、紫林路绿化等项目和徐沟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城吴柳退水渠(河西总退)县城尾段治理工程以及汾河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蓄水工程,完成100个平川村健康水站建设和西怀远等10个村庄以及杨房学校等6所学校绿化工程以及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旱厕无害化改造工程;继续铁腕推进“散乱污”企业治理。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7万亩,实施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5000亩,引导扶持连片种植油菜花、菊花、油用牡丹以及柿子树、山楂树、海棠树等既有经济效益又有观光旅游价值功能的农作物。继续整合“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推动“131”工程(即建设10个示范村,30个重点村,100个特色村)提档升级,稳步推进东高白、马庄等五个农村风貌整治。围绕特色村镇、特色小院、特色产业园建设,扶持打造9个田园综合体。试点推进农村住房改革,积极对接引进远大集团,选址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治理PPP项目和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全面推行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营模式。
  文化兴盛,实现传统农耕文明的华丽转身
  做大做强“清徐葡萄”、“清徐沙金红杏”、“清德铺红薯”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保护传承黄土坡龙眼、磨盘地黑鸡心等特色品种,并积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标准规划实施全域旅游,建设康养小镇、醋都小镇、甜蜜小镇和文化小镇,策划举办醋文化会展活动、葡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和清德铺红薯推介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级旅游景点1处,太原市农业旅游点3处。引进见习主食工业化生产系列项目,加大农产品包装、创意。大力推进实施面食文化园项目。扶持水塔、紫林、六味斋、葡萄酒公司、菲尔蒙酒庄研发生产功能产品,重点推进水塔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绿色老陈醋建设项目和蝙蝠蛾被毛孢菌丝醋口服液建设项目,支持紫林醋业、水塔醋业上市,整合、打造老陈醋区域公共品牌。重点扶持砖雕、背铁棍、民营剧团等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项目。结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题材,大力挖掘尧文化、罗学、晋商文化、非遗文化,推出一批研究成果,继续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