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教诲
作者:张仲杰 时间:2018-03-16 次数:183 语音阅读:
我很小的时候,在朦胧的睡眼里,常常会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边做着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儿,一边嘴里不停地吟唱着古人的诗词佳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母亲动听的声音犹如天籁,那抑扬顿挫的音调听起来让人心旷神怡。到了我们上学的年龄时,母亲便要求我们背书。在我的一生中,逛书店买书,惜书爱书,抓紧时间读书,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母亲的督促下养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母亲要求我们要“衣冠毕正”,要“人恭礼法”。每逢我们兄弟姐妹要外出了,她准要亲眼看着我们穿戴整齐。她一边嘴里说着“冠必正,纽必结”,一边检查我们的衣帽是否整齐,如果有点折皱必会抚平拉正。有时发现我们将衣服乱丢乱放了,她必然要对我们进行一番“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的教育。
母亲最不容忍的是说谎骗人。有一年盛夏,我们一条街上的小朋友们在打麦场上玩耍。由于蚊虫太多,我们便燃烧潮湿的麦秸以烟雾躯蚊。互相约定,每晚轮流一位小伙伴从家里带火柴点火。有一天,轮到我了。我担心父母不让我们放火,不给火柴。于是,我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回家之后,谎称对门的春世大娘要借家里的火柴,便拿起灶台上的一盒已经打开的火柴,向大门外面跑去,完成了取火柴点火的任务。
我跑出去后,母亲觉得我只拿上半盒火柴给人太不合适了。于是,就让哥哥拿了两包未打开的火柴,和两捆家乡人自制的(用薄木片醮上硫磺,用来点火的)笨火柴,给春世大娘送去。就这样,我的谎言被戳破了,母亲将我叫回家,让我跪在当地,问我为什么要撒谎,非要拿擀面杖教训我不可。虽然姐姐替我求情免了挨打,可母亲仍然坚持不让我吃饭,直到最后我向母亲承认了错误。
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外爷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秀才。她在耳濡目染之间,喜欢读书,喜欢写毛笔字。她经常用毛笔字给在外的父亲写信,让左邻右舍称羡不已。在我开始上学之后,她便要求我写毛笔字。在我写字时,她便守在身旁,教给我如何执笔,如何行笔。她要求写字要心静、专心,仔细。每一笔都要和引格上的字一模一样,这样才能长进。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我写的毛笔字,受到老师的极力称赞。
我牢记着母亲的教诲,诚实、谨慎、勤奋、善良。在人生的大道上,母亲的教诲,至今不能忘怀。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