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爷的陀螺转得欢 作者:姚敏星 时间:2018-03-16 次数:22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第一次见贾大爷时,他正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解抽打陀螺的要领:“你右手使不上力,那就两只手一起用力打,慢慢的右手就有力气了。”正在听讲的是一位右手不便的残疾人。贾大爷告诉我,打陀螺的也有残疾人,打得时间久了,慢慢就有效果了。
  贾大爷全名贾晋贵,今年已经74岁了,精神头很好,总是乐呵呵的。我初次见面就冒昧提出采访时,他爽快的答应下来,并且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下午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来。
  3点半左右,东湖公园陆陆续续来了五六个人,他们人手一个陀螺,一番见面寒暄之后,就各自抽打起来。只见他们不时挥动手中的鞭子,随着鞭子的有力抽动,地面上或大或小的陀螺飞快地旋转着,发出“嗡嗡”的响声。很快就吸引了路人驻足观看。贾大爷是这几个里玩得最长的,已经玩了2年多了,当初就是凭着爱好,看着别人玩自己就开始琢磨,第一次打陀螺就打了两个小时,胳膊疼得抬也抬不起来,休息了两天,又拿着陀螺急匆匆的跑到公园。刚开始打陀螺时也打不好,慢慢动作熟练了,抽鞭打陀螺的力道也掌握了,打起陀螺就更省劲儿了。
  自从开始打陀螺,除了家中确实有事脱不开身,贾大爷几乎每天都会到公园,一打就是两个小时。“打陀螺需要力道,活动一会儿,身上就开始出汗了。”贾大爷笑着说,随即热情地邀请我体验一把:“很简单,小陀螺你就打上边,大陀螺你就打下边,看准了再打,手上用点儿劲。”我笨手笨脚地拿着鞭子,不知道如何下手,贾大爷笑着拿过抽鞭,很从容地抽打着陀螺,陀螺从东倒西歪状开始进入“正规”旋转,随着不断抽打,陀螺越转越快,呈现出垂直状态匀速转动。这时,贾大爷把鞭子递给我:“你试试看,别担心,就是不用管它,它也能够转上几分钟。”看贾大爷打起来轻松,真正到了我手里却并不容易,我学着贾大爷姿势抽了几下,就感觉胳膊疼腰疼,浑身没力气了。
  我站在一旁休息,贾大爷指着一起来的伙伴说:“你看那个人,原来是脑梗,现在看不出来了吧,是这几个里玩得最好的;打陀螺还能治肩周炎,打着打着就会发现,打陀螺不仅能够增加肺活量,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很适合咱们老年人,对腰、肩、手腕等都有益处。”说起这个,贾大爷满脸的自豪,脸上都笑开了花,“还有那两个,60多岁了,去年刚来的,开始玩得时候也和你一样,没几下就气喘吁吁,现在玩得很溜了。”
  出于好奇,我询问了一下陀螺的价格,贾大爷告诉我:“我的陀螺可不是买的,是自己做的。”我吃惊地问道:“您自己做了这个2斤多重的陀螺?”贾大爷笑着告诉我:“只要我感兴趣的,我就想自己动手做。我以前是木匠,走街串巷的那种,当时就是对这个感兴趣,一做就做了近30年。”
  老人们健身时打的陀螺和很多人小时候玩的木质陀螺不一样,这个陀螺通身铁质,最轻的2斤重,还有6斤、11斤的。老人们平时单独抽打的陀螺都是相对较轻的,抽打大陀螺时则需要合作,越重的陀螺个头也越大,所以就需要打陀螺的人使劲挥动鞭子才能让它转起来,待陀螺起转后,几位老人通常会轮番挥鞭抽打,达到一定的速度后陀螺能连续转动十几分钟。等陀螺步上“正轨”,大家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歇歇胳膊,或是喝口水,怡然自得地看着陀螺转动,或是探讨陀螺的质地,打陀螺的小技巧,不时传出争论声和笑声。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五点之后就会相继散去,接自己放学的孙子孙女回家。
  最后,贾大爷不无遗憾的告诉我:“以前玩陀螺的人很多,慢慢地两年下来,玩得人越来越少了。好在还有一些人坚持下来,也有一些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也不禁感慨,打陀螺是中国最早的健身娱乐项目,起源于中国皇宫,流传于民间已经几千年了。
  听着“嗡嗡”声,耳边仿佛响起了那首儿歌:“抽一抽,转转转,鞭打陀螺转得欢。”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